西山有虎行二首其二

西山有虎动成群,小儿夜啼争撞门。
众中最猛说白额,当昼磨牙当道蹲。
腥风冲人行不得,行人出门便愁食。
青天白日奈尔何,老夫却愁阴类多。

现代解析

这首诗用大白话讲了一个吓人的故事:西山上老虎扎堆,闹得小孩夜里哭喊着往门后躲。最凶的是那只"白额头"老虎,大白天就磨着牙堵在路中间。老虎的臭味熏得人不敢出门,一出门就担心被吃掉。诗人感叹:青天白日都拿这畜生没办法,但我更担心的是——世上像老虎这样的阴险东西可太多了!

诗人其实在指桑骂槐:
1. 表面写虎灾,实际讽刺恶霸当道。老虎象征欺压百姓的恶势力,"白额虎"就是领头的恶霸头子。
2. "青天白日"暗指官府无能,连光天化日下的暴行都管不了。
3. 最后一句点破主题:比明着吃人的老虎更可怕的,是那些藏在暗处的坏种(阴类)。就像现在说的"保护伞""黑恶势力"。

写作手法很接地气:
- 用小孩夜啼、路人不敢出门这些生活细节,让恐怖感扑面而来
- 把抽象的社会问题,变成看得见的老虎吃人场景
- 结尾突然转折,像突然揭开谜底,让人恍然大悟

现在读来依然有现实意义:
- 扫黑除恶前有些地方就是"虎患"状态
- 提醒我们既要打击明着的恶,更要警惕暗处的坏
- 用动物喻人的手法,比直接骂人更有力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