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南岩寺抵葛仙洞留题

穿岩越壑访遗踪,直度虹桥扣石钟。
云幕半笼青菡萏,砂床长荐紫芙蓉。
仙翁化去名犹在,稚子催归兴尚浓。
欲借鲁阳挥日剑,一川烟水已高舂。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游览南岩寺和葛仙洞的经历,表达了对古迹的敬仰和对自然美景的陶醉,同时也流露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诗的开头,诗人穿山越岭,来到遗留下来的古迹,走过虹桥,敲击石钟,仿佛在寻找古人的痕迹。这里的“穿岩越壑”和“直度虹桥”展现了诗人不畏艰险的探索精神。

接下来,诗人描绘了周围的景色:云雾缭绕,像半遮的幕布,笼罩着青山,而砂床上则长满了紫色的芙蓉花。这里的“云幕半笼”和“砂床长荐”用生动的意象描绘了自然的美景,给人一种宁静而神秘的感觉。

随后,诗人提到“仙翁化去名犹在”,意思是虽然仙翁已经离去,但他的名字依然留存。这表达了对古人智慧和精神的敬仰。而“稚子催归兴尚浓”则暗示了诗人虽然被催促回家,但游兴仍然浓厚,舍不得离开这美妙的地方。

最后两句“欲借鲁阳挥日剑,一川烟水已高舂”是诗中的点睛之笔。诗人想借用传说中的鲁阳挥剑,让太阳停下,以延长游览的时光,但现实是,时间已经悄然流逝,太阳已经升高,烟水弥漫的河流已经映照着夕阳。这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无奈和对美景的留恋。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自然美景和对古迹的追寻,表达了对古人智慧的敬仰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诗人用生动的意象和优美的语言,带领读者进入了一个充满诗意和哲理的境界。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