瘿盆
瘿盆生以丑自鬻,突兀当轩耸群目。
海蛙斗怒腹干张,老鲛蟠蛰鳞鬐秃。
昔时仙客浮孤槎,波痕渍朽成凹洼。
蜀都买卜置之去,尔来流落严遵家。
谁逢好事得宝蓄,裁供盥濯真可辱。
况为饮具承欢娱,未必蟠根胜珠玉。
不若刳为太古尊,满斟明水羞百神。
块桴苇籥荐忠信,坐使风俗还深淳。
海蛙斗怒腹干张,老鲛蟠蛰鳞鬐秃。
昔时仙客浮孤槎,波痕渍朽成凹洼。
蜀都买卜置之去,尔来流落严遵家。
谁逢好事得宝蓄,裁供盥濯真可辱。
况为饮具承欢娱,未必蟠根胜珠玉。
不若刳为太古尊,满斟明水羞百神。
块桴苇籥荐忠信,坐使风俗还深淳。
现代解析
这首诗词《瘿盆》通过描述一个外形丑陋的瘿盆,探讨了美与丑、功能与价值之间的深层关系。
首先,作者用生动的语言描绘了瘿盆的外形:它像一个突兀的怪物,吸引了众人的目光。虽然它看起来丑陋,像是海蛙鼓起肚子或老鲛鱼盘踞的样子,但它却有着独特的来历和故事。据说它曾是一位仙客的孤舟,经过岁月的洗礼,波痕侵蚀,形成了凹洼的形状。后来,它被商人买走,最终流落到严遵的家中。
接着,作者提出了一个问题:谁会愿意收藏这样一个丑陋的盆子呢?如果只是用来洗手或盛水,似乎是对它的一种侮辱。但作者认为,如果用它来盛酒,或许它并不比那些华丽的珠玉器皿差。更进一步,作者建议将它雕刻成一个古老的酒器,用来祭祀神明。这样,它不仅能承载人们的虔诚,还能传递忠信的精神,帮助恢复淳朴的社会风俗。
这首诗词的核心思想是:外表的美丑并不能决定一个事物的真正价值。瘿盆虽然丑陋,但它承载着历史和故事,甚至可以通过改造发挥更大的作用。作者通过这个比喻,提醒人们不要只关注外表,而应深入挖掘事物的内在价值和意义。这种思想在今天依然具有现实意义,尤其是在一个注重外在形象的社会中,这首诗词鼓励我们重新审视什么是真正的美与价值。
司马光
司马光(1019年11月17日-1086年),字君实,号迂叟,陕州夏县(今山西夏县)涑水乡人,《宋史》,《辞海》等明确记载,世称涑水先生。生于河南省信阳市光山县。北宋史学家、文学家。历仕仁宗、英宗、神宗、哲宗四朝,卒赠太师、温国公,谥文正,主持编纂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为人温良谦恭、刚正不阿,其人格堪称儒学教化下的典范,历来受人景仰。生平著作甚多,主要有史学巨著《资治通鉴》、《温国文正司马公文集》、《稽古录》、《涑水记闻》、《潜虚》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