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生日具杯酒为母寿思壬子岁在荆州癸丑岁在成都诸公为余作盛集而余意不适也
两年荆益度兹晨,罗绮传觞苦劝人。
多谢诸公怜远客,岂如一笑奉吾亲。
莼鲈此日无馀恨,菽水从前得讳贫。
快倒村醪供寿斝,也分汤饼及比邻。
多谢诸公怜远客,岂如一笑奉吾亲。
莼鲈此日无馀恨,菽水从前得讳贫。
快倒村醪供寿斝,也分汤饼及比邻。
现代解析
这首诗是作者在母亲寿辰时写的感怀之作,用朴素的语言表达了两种不同生日场景的对比和人生感悟。
前四句是回忆:过去两年生日时,作者漂泊在外(荆州、成都),当地朋友设宴为他庆生,但他始终觉得不自在。这里"罗绮传觞"指华美的酒宴,"苦劝人"透露出勉强应酬的无奈。虽然感谢朋友们的热情,但都比不上在家简单陪母亲一笑来得温馨。
后四句写当下:如今终于能在母亲身边过生日,吃着家乡菜(莼菜鲈鱼),喝着粗酿的酒,虽然清贫("菽水"指豆和水,形容贫寒生活),但心里满足。最后两句特别温暖:痛快地倒酒为母亲祝寿,还分送寿面给邻居分享喜悦。
全诗通过对比,说明真正的幸福不在热闹排场,而在亲人相伴的平凡时刻。语言就像拉家常,但把游子归家的安心、孝亲的满足感写得特别打动人。尤其是"一笑奉吾亲"这个细节,胜过千言万语,让人看到母子间最朴实的亲情。
孙应时
(1154—1206)绍兴馀姚人,字季和,号烛湖居士。孙介子。师事陆九渊。孝宗淳熙二年进士。授黄岩尉,为常平使者朱熹所重,与定交。丘崇帅蜀,辟入制幕,尝策言吴曦将叛。徙知常熟,秩满,郡守以私恨诬其负仓粟三千斛而捃摭之,市民竟为代偿,守益怒,坐贬秩。宁宗开禧二年起判邵武军,未赴而卒。有《烛湖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