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道

长安道上平如砥,马足车轮声聒耳。
富贵门通卫霍家,豪华户接金张里。
明堆珠翠兼象犀,贡献况复来蛮夷。
软红尘涨日几尺,南北东西随处迷。
不同宰相沙堤筑,五云中对黄金屋。
八达名康九达庄,寰区四海称为独。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唐代长安城的繁华景象,通过生动的画面和讽刺的笔调,展现了当时社会的贫富差距和浮华风气。

开头两句用"平如砥"形容长安道路平坦宽阔,车马喧嚣的"聒耳"声立刻把读者带入热闹的都市场景。接着诗人用"卫霍家"(卫青、霍去病)和"金张里"(金日磾、张安世)这些汉代权贵的典故,暗示唐代新贵们同样过着奢靡生活。

中间部分具体描写富贵人家的奢华:珠宝象牙堆积如山,还有来自边疆的贡品。"软红尘"这个意象很巧妙,把长安的浮华比作迷眼的红尘,说这红尘有"日几尺"厚,夸张地表现物欲横流的社会风气。

最后四句的讽刺意味更浓:权贵们的豪宅不需要像宰相府那样建沙堤(唐代宰相府前铺沙堤是种礼仪),直接在"五云中"(象征祥瑞)建黄金屋。用"八达""九达"形容道路四通八达,表面赞美实际暗讽这些豪宅独占最好的地段。

全诗最精彩的是把长安的繁华与虚浮并置:一方面展现大唐盛世的物质丰富,另一方面又通过"随处迷""软红尘"等词语,暗示这种繁华让人迷失本心。诗人没有直接批评,但通过对比(如宰相的沙堤与暴发户的黄金屋)和夸张的描写,让读者自然感受到对奢靡之风的讽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