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上晚行寄介之

廉纤一雨适春閒(豫章本作寒),击剑悲歌气满颜。
消破古今惟日月,补完风雅只江山。
我因为旅成拘滞,君此安居得往还。
一夕竹窗灯烛照,论文谈易两俱閒。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春雨绵绵的夜晚,诗人与友人相聚畅谈的场景,充满了文人雅士的闲适与哲思。

前两句写景又写人:绵绵春雨中,诗人击剑高歌,豪情满怀。"适春闲"(或"适春寒")点明了时节,而"击剑悲歌"则展现了诗人的豪放不羁。

中间四句是诗人的感慨:古往今来,唯有日月永恒;而能传承风雅文化的,只有这壮丽山河。诗人感叹自己漂泊在外,行动受限,而友人却能安居于此,自由往来。这里既有对时光流逝的感悟,也有对友人闲适生活的羡慕。

最后两句是温馨的画面:夜晚竹窗下,烛光摇曳,两人悠闲地讨论文章、探讨易经。这个场景充满了文人雅趣,展现了知己相聚的愉悦。

全诗语言平实却意境深远,既有对自然、人生的思考,又充满了朋友相聚的温暖。诗人通过春雨、剑歌、竹窗等意象,将豪情与闲适完美结合,让读者感受到古代文人的生活情趣和深厚友谊。

孔武仲

(1041—1097)宋临江新淦人,字常父。孔文仲弟。仁宗嘉祐八年进士。哲宗元祐初,历秘书省正字、集贤校理、国子司业。四年,为著作郎,论科举之弊,诋王安石《三经新义》,请复诗赋取士,又欲罢大义而益以诸经策。拜中书舍人,直学士院。八年,擢给事中,迁礼部侍郎,以宝文阁待制知洪州。坐元祐党夺职,居池州卒。与兄孔文仲、弟孔平仲以文声起江西,时号三孔。有《诗书论语说》、《金华讲义》、《芍药谱》、《内外制》、《杂文》、《宗伯集》(编入《清江三孔集》)。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