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韵和唐彦猷华亭十咏 其五 ①秦始皇驰道通吴城

秦帝观沧海,劳人何得脩(疑当作休)。
石桥虹霓断,驰道鹿麋游。
车辙久已没,马迹亦无留。
骊山宝衣尽,万古空冢丘。

现代解析

这首诗词描绘了秦始皇的辉煌与衰败,通过对比昔日的繁荣与今日的荒凉,表达了历史的无情和人生的短暂。

首先,诗中提到秦始皇曾经巡视大海,展现出他的雄心壮志。然而,这种辉煌的背后是无数劳苦人民的付出,他们没有得到应有的休息和回报。

接着,诗人描绘了秦始皇修建的石桥和驰道。石桥曾经像彩虹一样美丽,驰道曾经是皇帝出行的专用道路,但如今,这些建筑已经破败不堪。石桥断裂,驰道上成了野鹿和麋鹿的乐园,昔日的繁华不再。

然后,诗中提到秦始皇的车辙和马迹早已消失无踪。这些曾经象征着权力和威严的痕迹,如今已被时间抹去,仿佛从未存在过。

最后,诗人提到秦始皇的陵墓——骊山。秦始皇生前追求长生不老,死后陵墓中陪葬的宝物和衣物已经腐烂,只剩下空荡荡的丘冢。这表明,无论多么伟大的功业,最终都会随着时间消逝,成为历史的尘埃。

总的来说,这首诗词通过描绘秦始皇的兴衰,提醒人们不要过分追求权力和物质,因为这些东西最终都会化为乌有。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人生的意义在于珍惜当下,追求内心的平和与满足。

梅尧臣

梅尧臣(1002~1060)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汉族,宣州宣城(今属安徽)人。宣城古称宛陵,世称宛陵先生。初试不第,以荫补河南主簿。50岁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所注为孙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丛刊》影明刊本等。词存二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