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旦蕈次九五从叔韵

朝菌晦朔虽不知,食之实冠东南味。
庾郎二十有七品,一见流涎惊绝异。
撷蔬剪韮皆可却,味苦应无夏虫避。
大阮哦诗声未了,又索蒸芝今再遗。
迩来枯卉尚未茁,拳拳上愧台无馈。
傥容小摘寄情亲,会遣长须见芹意。

现代解析

这首诗词《独旦蕈次九五从叔韵》主要表达了诗人对一种名为“蕈”的食物的喜爱,以及通过食物传递亲情的情感。

诗的开头提到“朝菌晦朔虽不知”,意思是这种蕈虽然不像其他食物那样广为人知,但它的味道却在东南地区堪称最佳。诗人用“庾郎二十有七品”来比喻蕈的美味,说它让人一见就流口水,感到非常惊艳。

接着,诗人提到“撷蔬剪韮皆可却”,意思是其他蔬菜虽然也可以吃,但相比之下,蕈的味道更为独特,甚至让人忽略了其他食物的苦味。这里的“夏虫避”可以理解为其他食物因为味道不佳而被人避开。

诗的中间部分提到“大阮哦诗声未了,又索蒸芝今再遗”,这里的大阮指的是诗人的长辈或亲友,诗人说这位长辈一边吟诗,一边又请求诗人再给他送一些蒸好的蕈。这表明诗人与亲友之间通过食物传递了深厚的情感。

最后,诗人感叹“迩来枯卉尚未茁,拳拳上愧台无馈”,意思是最近因为蕈还没有长出来,诗人感到有些愧疚,无法再送给亲友。但他依然希望能够“傥容小摘寄情亲”,即如果有机会,他愿意再摘些蕈送给亲友,表达自己的心意。这里的“会遣长须见芹意”可以理解为诗人希望通过这种小小的举动,让亲友感受到他的关怀和思念。

整首诗通过描写蕈的美味,表达了诗人对食物的喜爱,同时也展现了诗人与亲友之间通过食物传递的深厚情感。诗人用朴素的语言和生动的比喻,让读者感受到生活中的小确幸和亲情的温暖。

楼钥

楼钥(1137~1213)南宋大臣、文学家。字大防,又字启伯,号攻媿主人,明州鄞县(今属浙江宁波)人。楼璩的三子,有兄长楼鐊、楼锡,与袁方、袁燮师事王默、李鸿渐、李若讷、郑锷等人。隆兴元年(1163年)进士及第。历官温州教授,起居郎兼中书舍人,大定九年(1169年),随舅父贺正旦使汪大猷出使金朝。嘉定六年(1213年)卒,谥宣献。袁燮写有行状。有子楼淳、楼濛(早夭)、楼潚、楼治,皆以荫入仕。历官温州教授、乐清知县、翰林学士、吏部尚书兼翰林侍讲、资政殿学士、知太平州。 乾道间,以书状官从舅父汪大猷使金,按日记叙途中所闻,成《北行日录》。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