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暮杂题示儿复闻十首

决策先皇日,于兹五十秋。和戎诚有利,谋国渐成偷。

西挫榆林塞,东摧辽水朝。不知今制阃,谁是范韩俦。

现代解析

这首诗是清代诗人查慎行写给儿子的组诗之一,借古讽今表达对国家命运的忧虑。

前四句用大白话讲:五十年前先皇定下的国策(指清朝与周边民族议和政策),如今看来虽然短期有利,却让国家逐渐养成苟且偷安的风气。就像用"偷"字形容国策,生动揭露了当时得过且过的政治状态。

五六句用两个典型战例:西边在榆林塞战败,东边在辽河流域受挫。就像用"挫""摧"两个动词,画面感很强地展现出边疆危机。

最后两句发出灵魂拷问:现在镇守边疆的将领里,还有谁能比得上北宋范仲淹、韩琦那样的名将呢?这里用"制阃"(边防统帅)和"范韩俦"(范韩同类)的对比,既显示诗人对英雄的向往,又暗含对当下将领无能的失望。

全诗就像一位老父亲忧心忡忡的日记,没有华丽辞藻,但每个字都戳中要害。通过今昔对比、战例举证和反问收尾,把对国家边防的焦虑写得入木三分,今天读来依然能感受到那种沉甸甸的家国情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