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老(丙寅闰六月廿一日)

投老经年掩荜门,清斋佛火自晨昏。
衣裳旋觉蜉蝣改,篱落频看木槿繁。
时至雄风生左角,梦回斜日照西垣。
水边林下君知否,定有高人一笑论。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隐居老人的日常生活和内心感悟,语言朴素却意境深远。

首联写老人多年隐居在简陋的茅屋,每天伴着佛灯过着清静的斋戒生活。"掩荜门"暗示与世隔绝,"自晨昏"表现日复一日的规律生活。

颔联用两个生动的自然意象:衣服上突然发现蜉蝣(短命昆虫)蜕的皮,篱笆边木槿花开了又谢。这两个细节既写实又富有哲理,暗示时光流逝、生命无常。

颈联笔锋一转,写老人虽然隐居,但内心仍有豪情。"雄风生左角"是典故,暗指仍有壮志;"斜日照西垣"则暗示晚年时光,形成强烈对比。

尾联最耐人寻味:老人想象在水边林下,一定会有高人理解他此刻的心境,与他相视一笑。这个开放式结尾留给读者想象空间,既表现了老人的孤独,又展现了他超脱的心态。

全诗通过隐居生活的细节,展现了一位看透世事的老人形象。他安于清贫,静观自然变化,内心既有未泯的豪情,又有通达的智慧。诗中"蜉蝣""木槿"等意象生动诠释了生命哲理,最后"高人一笑"的设想更体现了淡泊超然的人生态度。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