陪陶尚书宋太史夜宿斋宫分韵得万字
鸣鸾莅阳郊,陪祀服明宪。
旂常拥圆壝,幕帟蔽脩甸。
天高风泠泠,露白星烂烂。
尊罍秩斯举,簴业枞以建。
凝神向澄肃,秉德方恪愿。
调笙思肄三,振羽将舞万。
张筵盛布设,陈币昭奠献。
听漏促晨兴,严衣戒宵偃。
骏奔尚齐遫,慎简惭硕曼。
感孚岂殊徵,恭事式同劝。
旂常拥圆壝,幕帟蔽脩甸。
天高风泠泠,露白星烂烂。
尊罍秩斯举,簴业枞以建。
凝神向澄肃,秉德方恪愿。
调笙思肄三,振羽将舞万。
张筵盛布设,陈币昭奠献。
听漏促晨兴,严衣戒宵偃。
骏奔尚齐遫,慎简惭硕曼。
感孚岂殊徵,恭事式同劝。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场庄严的皇家祭祀活动,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仪式细节,展现了古代礼制的神圣氛围。
全诗可分为三个部分:
1. 开篇六句用"鸣鸾""旂常"等皇家仪仗元素,勾勒出祭祀场面的宏大。其中"天高风泠泠,露白星烂烂"两句尤为精彩,用清冷的夜空景象衬托出仪式的肃穆感。
2. 中间八句详细描写祭祀流程:从摆放酒器(尊罍)、乐器(簴业)到主祭者凝神肃立,再到乐舞表演(调笙、振羽)和祭品陈列。这些细节生动再现了古代祭祀的完整场景。
3. 最后六句写祭祀结束前的准备:听着更漏声整理衣冠,谨慎地检查各个环节。"骏奔"二字形象表现出人们忙碌而有序的状态,结尾强调了对祭祀的虔诚态度。
这首诗的魅力在于:
- 动静结合:既有肃立的静穆,又有乐舞的生动
- 五感交融:视觉(星、旗)、听觉(笙)、触觉(风露)共同营造氛围
- 通过"泠泠""烂烂"等叠词增强画面感
- 最后落脚于"恭事"的虔诚,点明祭祀的核心精神
全诗就像一部微缩纪录片,让我们穿越时空,亲眼目睹古代皇家祭祀的庄严场景,感受中华礼乐文化的深厚底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