浣溪沙十八首 其十一

帘轴花阴晚日趖,纤纤蹙损远山螺。
个人归计太腾挪。
莫待柳绵吹作雪,可怜桃叶去随波。
无情无绪奈春何。

现代解析

这首词描绘了一位女子在春日傍晚的愁绪,语言细腻,情感婉转。

上片写景:夕阳西斜,花影映在帘子上,女子紧皱的眉头像远山一样曲折。她心事重重,归家的计划一再拖延。"腾挪"二字生动表现出她犹豫不决的状态。

下片抒情:词人劝她别等到柳絮飘雪、桃花随波逐流时才后悔。这里用"柳绵"和"桃叶"暗示春光易逝,暗含"要及时把握"的深意。最后一句直抒胸臆:面对春天,她心灰意冷,毫无兴致。

全词通过"晚日""花阴""远山"等意象营造出暮春时节的惆怅氛围,用女子纠结的心理活动,表达了人生中常见的犹豫与遗憾。最打动人的是那种"明知该行动却迟迟不动"的矛盾心理,以及面对时光流逝的无力感,这些情感在今天依然能引起共鸣。

项鸿祚

项鸿祚(1798~1835)清代词人。原名继章,后改名廷纪,字莲生。钱塘(今浙江杭州)人。道光十二年(1832)举人,两应进士试不第,穷愁而卒,年仅三十八岁。家世业盐筴,巨富,至君渐落。鸿祚一生,大似纳兰性德。他与龚自珍同时为“西湖双杰”。其词多表现抑郁、感伤之情,著有《忆云词甲乙丙丁稿》4卷,《补遗》1卷,有光绪癸巳钱塘榆园丛刻本。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