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南屏让公房用东坡病中独游净慈韵

笑拖双屐入空山,借榻松风竹霭閒。
得得来迟如有约,腾腾游好许谁攀。
禅灯照影诗皆瘦,客枕和云梦亦闲。
更爱点茶三昧手,火前晓试不知还⑴。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独自游山、借宿禅房的悠然心境,以及对自然与禅意的深刻体验。

首句“笑拖双屐入空山”,用轻松的语气写诗人穿着木屐,笑着走进空寂的山林。这里的“笑”字表现了诗人的惬意和自在,“空山”则营造了一种宁静、远离尘嚣的氛围。接着,“借榻松风竹霭閒”写诗人借宿在松风竹影之间,享受着悠闲的时光。松风、竹霭都是自然之景,象征着清净与安宁。

第二联“得得来迟如有约,腾腾游好许谁攀”进一步写诗人的心情和行动。“得得来迟”暗示诗人虽然来得晚,却像是与山林有约一般,显得从容不迫。“腾腾游好”则表现了诗人漫游山野的愉悦,而这种快乐是他人难以体会的。

第三联“禅灯照影诗皆瘦,客枕和云梦亦闲”转入禅房内的景象。禅灯的光影映照出诗人的瘦削身影,也映照出他的诗作。这里的“瘦”字既形容诗人的身形,也暗示诗作的简练、凝练。而“客枕和云梦亦闲”则写诗人枕着云彩般的梦境,睡得安稳,梦境也显得悠闲自在。

最后一句“更爱点茶三昧手,火前晓试不知还”写诗人对点茶的喜爱。点茶是一种禅宗修行的方式,诗人在这里体验到了其中的三昧(即禅定的境界)。他在火前点茶,不知不觉中忘记了时间,沉浸在这种宁静的享受中。

整首诗通过描绘诗人游山、借宿、点茶的过程,表达了他对自然、禅意的向往与享受。诗中充满了闲适、自在的气息,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超脱。读者可以从中感受到一种远离尘嚣、回归自然的悠然心境。

厉鹗

厉鹗(1692-1752),字太鸿,又字雄飞,号樊榭、南湖花隐等,钱塘(今浙江杭州)人,清代文学家,浙西词派中坚人物。康熙五十九年举人,屡试进士不第。家贫,性孤峭。乾隆初举鸿博,报罢。性耽闻静,爱山水,尤工诗馀,擅南宋诸家之胜。著有《宋诗纪事》、《樊榭山房集》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