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和建王颐真庵》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刻的哲理,表达了对友人才华的赞美和对人生境界的思考。
首先,诗中“夫君锦绣裹肝肠”形容友人内心如锦绣般美丽,思想深邃,才华横溢。接着,“思涌秋涛溢海塘”比喻友人的思绪如秋天的潮水般汹涌澎湃,充满力量和激情。这两句展现了友人内在的丰富与外在的才华。
“曾向囊中明的砾,却来句里得清凉”这两句则描绘了友人从生活中的琐碎事物中提炼出智慧,并在诗句中找到心灵的宁静。这表明友人不仅有才华,还能在平凡中见真知,在诗句中找到内心的平静。
“妙因目击初无语,神与天通自发光”进一步揭示了友人的境界。他通过观察世界而领悟到深奥的道理,无需多言,便与天地相通,自然散发出智慧的光芒。这展现了他与自然、宇宙的和谐统一,达到了极高的精神境界。
最后,“欲识至音还太古,湖江(抄本作江湖)道术两相忘”则是诗人对友人所达到的境界的总结。友人理解了最原始、最纯粹的声音,超越了世俗的纷扰,甚至在湖江(或江湖)中,道与术都已经不再重要,达到了一种超然的境界。
总的来说,这首诗不仅赞美了友人的才华和智慧,还探讨了如何在纷繁的世界中找到内心的宁静,与自然和谐共处,最终达到一种超越世俗的精神境界。这种境界对于现代人来说,依然具有深刻的启发意义。
史浩
史浩(1106年—1194年),字直翁,号真隐。明州鄞县人,南宋政治家、词人。高宗绍兴十五年(1144年)进士,由温州教授除太学正,升为国子博士。他向宋高宗建议立太子,以此受知于朝廷,绍兴三十二年,宋孝宗即位,授参知政事。隆兴元年,拜尚书右仆射。淳熙十年,除太保致仕,封魏国公。宋光宗御极,进太师。绍熙五年,薨,年八十九,封会稽郡王。宋宁宗登基,赐谥文惠。嘉定十四年,以子史弥远贵,追封越王,改谥忠定,配享孝宗庙庭。为昭勋阁二十四功臣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