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文莹师携琴见访

郑卫湮俗耳,正声追不回。
谁传广陵操,老尽峄阳材。
古意为师复,清风寻我来。
幽阴竹轩下,重约月明开。

现代解析

这首诗讲的是作者对高雅音乐的珍视和对知音难觅的感慨。

开头两句说郑卫两国的靡靡之音污染了人们的耳朵,真正的雅乐已经很难听到了。这里用"郑卫之音"代指低俗音乐,就像现在说"网络神曲淹没了古典音乐"一样。

三四句用两个典故:失传的《广陵散》名曲和峄山脚下做琴的绝种木材,比喻真正的好音乐正在消失。就像我们说"现在会弹古琴的人越来越少了"。

后四句突然转折:幸好我的老师带着古琴来访。老师不仅琴艺高超(古意为师复),还像清风一样主动来找我。我们约好在竹林小院里,等月亮升起时一起弹琴赏月。这里把音乐、友谊和自然美景完美融合,就像现代人约好友在阳台喝茶听音乐一样惬意。

全诗用对比手法,前半写世俗音乐的泛滥,后半写知音相遇的珍贵。最动人的是最后那个"月下弹琴"的约定,把音乐之美、友谊之真、自然之趣都浓缩在这个温馨的画面里。

石扬休

(995—1057)眉州人,字昌言。少孤力学。仁宗景祐四年进士。累官刑部员外郎、知制诰,同判太常寺。上疏力请广言路、尊儒术、防壅蔽、强宗室、重农桑、禁奢侈,有补于时。为人纯素忠谨,以律度自居。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