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路杂述其五

哨名一碗水,坡号半边山。
疲人倚石磴,渴马饮冰湍。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边塞行军的艰苦画面,用最朴实的语言传递出震撼人心的力量。

前两句"哨名一碗水,坡号半边山"像两个特写镜头:哨所的名字叫"一碗水",山坡的外号是"半边山"。这两个地名起得特别实在——缺水到要用"一碗水"来命名哨所,山势陡峭得像是被刀劈掉了一半。不用任何修饰,就让人感受到边塞环境的严酷。

后两句"疲人倚石磴,渴马饮冰湍"直接拍下行军者的真实状态:疲惫的士兵靠着石阶休息,干渴的战马在喝冰凉的急流。这里"倚"和"饮"两个动作特别生动,疲惫到随便找块石头就能靠,渴到连冰水都顾不上。没有直接说苦,但每个字都在说苦。

全诗像纪录片一样真实记录,没有刻意煽情,但正是这种白描手法,反而让读者更能感受到:士兵们就是在这样极端的环境里,靠着最简单的生存本能坚持着。二十个字里,藏着无数没说出口的坚韧与牺牲。

杨慎

杨慎(1488~1559)明代文学家,明代三大才子之首。字用修,号升庵,后因流放滇南,故自称博南山人、金马碧鸡老兵。杨廷和之子,汉族,四川新都(今成都市新都区)人,祖籍庐陵。正德六年状元,官翰林院修撰,豫修武宗实录。武宗微行出居庸关,上疏抗谏。世宗继位,任经筵讲官。嘉靖三年,因“大礼议”受廷杖,谪戍终老于云南永昌卫。终明一世记诵之博,著述之富,慎可推为第一。其诗虽不专主盛唐,仍有拟右倾向。贬谪以后,特多感愤。又能文、词及散曲,论古考证之作范围颇广。著作达百余种。后人辑为《升庵集》。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