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卜算子 顺河集题壁》通过对比梦境与现实,表达了一种孤独和失落的情感。
开头两句“孤负绮罗春,消领风尘况”说的是,作者辜负了这美好的春天,沉浸在风尘仆仆的生活中。这里的“绮罗春”象征着繁华美好的时光,而“风尘况”则代表现实中的奔波与疲惫。
接着,“梦里梅花满故山,开了无人赏”描绘了一个梦境:故乡的山上开满了梅花,但没有人欣赏。这里的梅花象征着美好和纯洁,而“无人赏”则暗示作者内心的孤寂和无人理解的苦闷。
“一样玉骢嘶,一样金铃响”这两句说的是,梦境中听到的马嘶声和金铃声,和现实中听到的是一样的。这里的“玉骢”和“金铃”都是华丽的意象,象征着美好的事物。
最后,“一样鞭丝出柳阴,不似西湖上”说的是,梦中的鞭丝(马鞭的细绳)从柳荫下挥出,但感觉却不像在西湖上那样美好。这里的“西湖”象征着理想中的美好地方,而“不似西湖上”则表达了现实与理想的差距。
整首诗词通过梦境与现实的对比,表达了作者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以及对现实生活的不满和孤独感。梦境中的一切都那么美好,但现实中却充满了失落和无奈。这种对比让读者感受到作者内心的挣扎和苦闷,同时也引发了对理想与现实差距的思考。
黄燮清
黄燮清(1805~1864)晚清诗人、剧作家。原名宪清,字韵甫,号韵珊,又号吟香诗舫主人。浙江海盐武原镇人。道光十五年(1835)举人,后屡试不第,晚年始得宜都县令,调任松滋,未几卒。少工词曲,中年以后始致力于诗文。其诗多抒写个人不平遭遇及人民的生活疾苦,咏史吊古之作深沉豪放,颇具特色。有《倚晴楼诗集》及《倚睛楼七种曲》传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