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饯少司成偶至月河寺西亭见杨东里草亭诗因借其韵纪兴

乌帽青袍犯晓风,月河亭憩别离中。
菊香篱落霜仍在,树罩烟光日正红。
碑剥欲沉藏佛偈,石奇如舞守僧穷。
酒杯偶到忘情处,却笑浮生西又东。

现代解析

这首诗词描绘了诗人在月河寺西亭的一次偶遇和感受,展现了他在自然与人文交织中的复杂情感。

诗的开头,诗人戴着乌帽、穿着青袍,迎着清晨的风,来到了月河亭。这里是他与友人分别的地方,透出一丝离别的愁绪。接着,诗人描绘了周围的景色:篱笆旁的菊花依然散发着香气,霜还未完全消散;树木被朦胧的烟雾笼罩,而太阳正缓缓升起,映红了大地。这些景象既充满自然的生机,又带着一丝秋日的萧瑟。

随后,诗人的视线转向了寺庙中的碑石。碑文已经斑驳模糊,仿佛随时会被时间埋没,但它依然藏着佛家的智慧与教诲。而旁边的奇石则像在舞动,似乎在守护着僧人,尽管僧人可能已经离去,显得孤寂而贫穷。这些细节让读者感受到历史的沧桑与无常。

最后,诗人端起酒杯,偶然间陷入了忘情的状态。他开始反思人生,笑自己在这浮生中奔波,时而在西,时而在东,仿佛没有固定的方向。这种自嘲中透露出诗人对人生无常的感悟,以及对世事的超然态度。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深刻的情感表达,展现了诗人在自然与历史面前的沉思,既有对离别的感伤,也有对人生无常的豁达。诗人通过对周围环境的观察,逐渐从外部的景象转向内心的感悟,最终达到了一种超脱的境界。这种由外及内的情感递进,让读者在欣赏美景的同时,也能体会到诗人对人生的深刻思考。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