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杜子入秦初发滁阳作

天晓滁阳望,苍茫大野开。
风威肃人马,烟色惨墩台。
慷慨无衣赋,艰虞不世才。
平生一匕首,为子入秦来。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清晨从滁阳出发、前往秦地的壮阔画面,充满了豪情与悲壮感。

开头两句"天晓滁阳望,苍茫大野开"就像电影开场镜头:天刚亮时,诗人站在滁阳远眺,眼前是辽阔无边的原野。这个画面一下子就把读者带入了那个空旷苍凉的场景中。

中间四句写出了旅途的艰辛和沉重心情。"风威肃人马"说寒风凛冽,连马匹都显得肃穆;"烟色惨墩台"描写烽火台在晨雾中显得格外凄凉。这里用环境描写烘托出悲壮的氛围。后两句提到"无衣赋"(指士兵缺衣少食)和"不世才"(指难得的人才),暗示此行的艰难和肩负的重任。

最后两句"平生一匕首,为子入秦来"最显豪情,意思是:我这一生就带着这把匕首,为了你(或这个使命)前往秦地。这把匕首既是防身武器,也象征着决绝的意志,短短两句就把侠义精神和赴汤蹈火的决心表现得淋漓尽致。

整首诗就像一幅水墨画,用简洁有力的笔触勾勒出远行的场景,既有苍茫的自然景象,又有深沉的人间情怀。最打动人的是那种明知前路艰险却义无反顾的豪迈气概,就像现代人常说的"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精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