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奴娇 观子瞻九辨帖(壬午)
风流墨宝,是坡公晚岁,淋漓雄笔。
怪石枯槎非一态,浪叠龙腾蛟逸。
去国怀人,登山临水,况是清秋节。
狂歌痛饮,拂笺何限萧瑟。
还想三楚才华,灵均弟子,困苦遭谗疾。
瘴海云涛家万里,似舆骚人同律。
九死馀生,两朝遗老,间代神仙质。
焚香展卷,千秋悲感横出(《瑶华集》)。
怪石枯槎非一态,浪叠龙腾蛟逸。
去国怀人,登山临水,况是清秋节。
狂歌痛饮,拂笺何限萧瑟。
还想三楚才华,灵均弟子,困苦遭谗疾。
瘴海云涛家万里,似舆骚人同律。
九死馀生,两朝遗老,间代神仙质。
焚香展卷,千秋悲感横出(《瑶华集》)。
现代解析
这首词是对苏轼(字子瞻)作品的赞美,特别是他晚年的书法作品。作者通过描绘苏轼的书法风格和背景,表达了对苏轼才华和遭遇的感慨。
首先,词中提到了苏轼晚年的书法作品,形容他的笔墨淋漓尽致,充满了力量和自由。这里的“风流墨宝”和“淋漓雄笔”都是赞美苏轼书法艺术的至高无上的评价。
接着,词中提到了苏轼的作品《九辨帖》,这是苏轼晚年的代表作之一。作者通过“怪石枯槎非一态,浪叠龙腾蛟逸”来描述《九辨帖》的笔画变化多端,像海浪、蛟龙一般自由奔放。这表达了苏轼书法风格的独特和高超。
然后,词中提到了苏轼的离国经历和情感。在秋天,他登高望远,怀念故国与亲朋,表达了深切的思乡之情。词中的“去国怀人,登山临水,况是清秋节”展示了苏轼在自然界中寻找情感寄托和安慰的心情。
接下来,词中提到了“三楚才华”和“灵均弟子”,这是指苏轼与屈原(字灵均)有相似的才华和遭遇。他们都是才华横溢但又遭受不公正待遇的诗人。词中的“困苦遭谗疾”表现了苏轼遭遇的艰难与不幸,还有他坚持自己的才华和理想的精神。
“瘴海云涛家万里,似舆骚人同律”描述了苏轼远离家乡的困境,以及他的精神与古代诗人(如屈原等)保持一致。这表达了对苏轼在艰难境遇下依然保持高尚情操的敬佩。
最后,“焚香展卷,千秋悲感横出”表达了作者在观赏苏轼的书法作品时所感受到的悲凉与感慨,以及苏轼作品跨越时空的价值。这句也展现了苏轼作品的不朽魅力。
整首词通过描绘苏轼书法的风格、背景以及他的个人经历,表现了作者对苏轼才华和遭遇的崇敬之情,同时也表达了对苏轼作品永恒价值的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