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僧人(敏上人)的清幽生活和超脱心境,用自然意象传递出宁静淡泊的禅意。
首联"释子吾宗秀,新诗似白云"开门见山:这位僧人是我们佛门的杰出人物,他写的诗就像天上飘浮的白云般纯净自在。这里用"白云"既形容诗风清新,也暗指僧人无拘无束的心境。
中间两联用四个生动的画面展现僧人的修行环境:开门看见花瓣悠然飘落,屋外溪水环绕分流;老僧打坐时与藤萝融为一体,他的慈悲心让鱼鸟都愿亲近。这些意象共同构建出一个远离尘嚣、万物和谐的禅意世界。特别是"定老烟萝色"这句,把打坐入定的老僧比作青苔藤蔓,显示出他与自然完全融合的状态。
尾联笔锋一转:在喧嚣尘世中偶然回首,不知何时能再听到这样清雅的谈禅论道?这里透露出诗人对清净生活的向往,也反衬出现实世界的纷扰。全诗通过鲜明的对比(动与静、尘世与山林),让读者感受到修行者那种物我两忘、慈悲万物的精神境界。
厉鹗
厉鹗(1692-1752),字太鸿,又字雄飞,号樊榭、南湖花隐等,钱塘(今浙江杭州)人,清代文学家,浙西词派中坚人物。康熙五十九年举人,屡试进士不第。家贫,性孤峭。乾隆初举鸿博,报罢。性耽闻静,爱山水,尤工诗馀,擅南宋诸家之胜。著有《宋诗纪事》、《樊榭山房集》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