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文处士(点)山水(甲申)

去年金侃亡,今年文点逝。
谁修遗民传,念彼宰相系。
旧游章君存,早结侨札契。
示我水墨踪,岩壑最清丽。
髣髴黄鹤樵,浮岚转澄霁。
僧楼架木杪,想见旧所憩。
下有宛转桥,得非寒山澨。
陶陶永夕话,叹息何由继。
竺坞瑟既辍,山阳垆已闭。
对此神默伤,寸心实悽戾。
题诗卷还君,藏之永勿替。
君自挂君图,吾亦制吾泪。

现代解析

这首诗词表达了对逝去友人的深切怀念和对世事无常的感慨。

首先,诗人提到去年金侃去世,今年文点也离世,这让他感到非常悲伤。他想到那些已经去世的遗民,特别是那些与宰相家族有关的人,心中充满了怀念。这些逝去的友人曾经与诗人有过深厚的交情,他们一起游历山水,结下了深厚的友谊。

接下来,诗人描述了文点生前所作的水墨画。画中的山岩沟壑清丽脱俗,仿佛黄鹤樵夫的仙境,云雾缭绕,景色澄澈。画中还有一座僧楼,架在树梢上,诗人想象这是旧时友人休息的地方。桥下的流水蜿蜒曲折,让人联想到寒山的清澈溪流。这些画面勾起了诗人对往昔美好时光的回忆,他与友人在这些地方度过无数个愉快的夜晚,如今这些回忆只能成为叹息。

诗人感慨,竺坞的琴声已经停止,山阳的炉火也已熄灭,象征着友人的离去和过往生活的终结。面对这一切,诗人内心感到无比的伤痛,但他只能将这份悲伤藏在心底。最后,他将这首诗题写在自己的画卷上,提醒自己要永远珍藏这份记忆。诗人告诉自己,虽然友人已经离去,但他也要学会控制自己的泪水,继续前行。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对逝去友人和美好时光的怀念,表达了对生命无常的深刻感悟,以及对逝者的无尽思念。诗人用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山水画中的美景,借景抒情,传达出内心复杂的情感。

朱彝尊

朱彝尊(1629~1709),清代诗人、词人、学者、藏书家。字锡鬯,号竹垞,又号驱芳,晚号小长芦钓鱼师,又号金风亭长。汉族,秀水(今浙江嘉兴市)人。康熙十八年(1679)举博学鸿词科,除检讨。二十二年(1683)入直南书房。曾参加纂修《明史》。博通经史,诗与王士祯称南北两大宗。作词风格清丽,为浙西词派的创始者,与陈维崧并称朱陈。精于金石文史,购藏古籍图书不遗余力,为清初著名藏书家之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