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门寺前溪上有亭余榜以通幽陈丞有诗次韵 其二

榜亭居士泰饶舌,不放老禅藏好山。
君来重说七言偈,幽事与我长相关。

现代解析

这首诗词描绘了一幅山间亭子里的对话场景,表达了作者与友人之间的深厚情谊和对幽静生活的向往。

首句“榜亭居士泰饶舌”,意思是说亭子里有一个叫“榜亭居士”的人,他非常健谈,喜欢说话。这里的“泰饶舌”形容他话多,爱与人交流。

第二句“不放老禅藏好山”,指的是这位居士不让“老禅”(可能是一位僧人)独自享受山中的宁静和美景,而是邀请他一起分享。这里的“藏好山”暗指山中幽静的美景。

第三句“君来重说七言偈”,说的是友人到来后,再次谈论起“七言偈”(一种佛教经文或诗句)。这表明他们之间有着共同的兴趣和信仰,经常交流这些深奥的思想。

最后一句“幽事与我长相关”,则是作者表达自己对幽静生活的长期关注和热爱。这里的“幽事”指的是那些宁静、远离尘嚣的生活琐事,作者认为这些才是真正与自己息息相关的东西。

总的来说,这首诗词通过描绘亭子里的对话,展现了作者与友人之间的默契和对幽静生活的追求。它告诉我们,生活中真正重要的不是喧嚣和浮华,而是那些宁静、深远的时刻和与人分享的美好时光。

李弥逊

李弥逊(1085~1153)字似之,号筠西翁、筠溪居士、普现居士等,吴县(今江苏苏州)人。大观三年(1109)进士。高宗朝,试中书舍人,再试户部侍郎,以反对议和忤秦桧,乞归田。晚年隐连江(今属福建)西山。所作词多抒写乱世时的感慨,风格豪放,有《筠溪乐府》,存词80余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