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副对联通过对比和联想的手法,展现了历史与艺术的交融之美。
上联提到"唐代二幢",指的是古老的石柱,说它们是"峨嵋山人未过前屋",意思是这些石柱比著名的峨嵋山人(可能指李白或其他文人)到访还要古老。这里用"未过前屋"这个生动的比喻,形象地表现了石柱年代久远,就像一位比名人更早的"老住户"。
下联写"壁上三律",说的是刻在墙上的三首诗,称它们是"空翠亭僧初梦时诗"。这里用"初梦时"来形容,暗示这些诗作灵感天成,就像僧人刚入梦境时自然流露的妙句,充满了禅意和灵性。
整体来看,对联通过"石柱"与"诗律"、"前人"与"僧人"的对照,将历史文物与艺术创作巧妙地联系起来。既表现了文物的沧桑感,又赋予了艺术作品神秘色彩。语言虽然简练,但意象丰富,让读者在品味中感受到时光的流逝与艺术的永恒。
阮元
阮元(1764~1849)字伯元,号云台、雷塘庵主,晚号怡性老人,江苏仪征人,乾隆五十四年进士,先后任礼部、兵部、户部、工部侍郎,山东、浙江学政,浙江、江西、河南巡抚及漕运总督、湖广总督、两广总督、云贵总督等职。历乾隆、嘉庆、道光三朝,体仁阁大学士,太傅,谥号文达。他是著作家、刊刻家、思想家,在经史、数学、天算、舆地、编纂、金石、校勘等方面都有着非常高的造诣,被尊为三朝阁老、九省疆臣,一代文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