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讲的是禅宗里一个著名的公案故事,用简单幽默的方式传递深刻的禅理。
前两句讲的是赵州和尚(唐代高僧)的典故:有人问他"什么是祖师西来意(禅宗真谛)",他指着院子里的柏树说"庭前柏树子"。这看似答非所问,其实是用最平常的事物点破"真理就在眼前"的禅机。后一句用昆仑山上的黑亮眼睛作比喻,形容悟道者看透本质的透彻眼光。
后两句像在说相声:嘲笑那些用"法眼"(分析判断)去批评祖师的人,就像在说"你们这些较真的人啊,根本不懂老和尚的苦心"。说赵州和尚"心苦口如蜜",是夸他用看似随意的回答(像甜言蜜语)包裹着度化众生的苦心。
全诗妙在: 1. 把深奥的禅理变成生活场景,柏树、眼睛都是具体可感的 2. 用"笑他""口如蜜"这种口语化的表达,让说教变得亲切 3. 通过对比(高深道理vs日常对话)展现禅宗"平常心是道"的核心思想
就像现在老师用段子讲知识点,赵州和尚用柏树讲佛法,诗人又用笑话讲赵州,层层套娃却越讲越明白。
释道行
释道行(一○八九~一一五一),处州(今浙江丽水)人,俗姓叶。幼有出尘志,间从天宁微禅师游。年十九,礼普照觉印英禅师,得度。去参佛眼清远禅师,契悟。后辞省亲。高宗建炎二年(一一二八),徐康国知处州,请开法于寿宁。次迁法海天宁乌巨。绍兴十八年(一一四八),从知饶州陈璹请,至饶。二十一年卒,年六十三。称雪堂道行禅师。为南岳下十五世,龙门佛眼清远禅师法嗣。《嘉泰普灯录》卷一六、《五灯会元》卷二○有传。今录诗四十六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