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场亲友欢聚的宴席场景,充满了轻松愉快的氛围。诗人用简单的语言表达了自己在这场宴会中的态度和感受。
首句“不问宾筵与主筵”,意思是无论谁是主人谁是客人,大家都不拘礼节,随意自在。这种氛围让宴席更加轻松愉快。
第二句“更番酌必我居先”,说的是大家轮流敬酒时,诗人总是主动先喝,表现出他的豪爽和热情。
第三句“此觡只算屠苏酒”,诗人把宴席上的酒比作“屠苏酒”。屠苏酒是古代过年时饮用的酒,象征着喜庆和团圆。诗人用这个比喻,说明这场宴席就像过年一样热闹欢乐。
最后一句“得岁还应让少年”,意思是尽管诗人年纪较大,但在这样的场合,他愿意把更多的机会和快乐让给年轻人,表现出他的豁达和对后辈的关爱。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述一场亲友聚会,展现了诗人豪爽、豁达的性格,以及他对年轻人爱护的态度。诗中充满了轻松愉快的气氛,体现了亲友之间无拘无束的亲情和友情。
查慎行
查慎行(1650~1727) 清代诗人,当代著名作家金庸先祖。初名嗣琏,字夏重,号查田;后改名慎行,字悔余,号他山,赐号烟波钓徒,晚年居于初白庵,所以又称查初白。海宁袁花(今属浙江)人。康熙四十二年(1703)进士;特授翰林院编修,入直内廷。五十二年(1713),乞休归里,家居10余年。雍正四年(1726),因弟查嗣庭讪谤案,以家长失教获罪,被逮入京,次年放归,不久去世。查慎行诗学东坡、放翁,尝注苏诗。自朱彝尊去世后,为东南诗坛领袖。著有《他山诗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