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路难

日月高悬天阙衷,何曾照着幽泉厎。
不见灵均伍子胥,忠臣翻作衔冤鬼。
自昔拙人遭谮谗,多因疏树簸唇齿。
片舌钳如巨阙锋,寸心险似瞿塘水。
行路难,行路难。
羊肠九盘那可攀,只愁平地生㠝岏。

现代解析

这首诗用大白话讲,就是在吐槽社会的不公和人心险恶。

开头两句说太阳月亮高高挂在天上,却照不到地底深处——比喻有权有势的人根本看不到底层人的苦难。接着举了屈原和伍子胥的例子,他们都是忠臣,却含冤而死,说明好人没好报。

中间几句更直接:老实人(拙人)总被小人背后捅刀子(谮谗),因为他们不懂耍嘴皮子(疏树簸唇齿)。坏人的舌头像刀剑一样锋利(巨阙锋),心思比三峡的急流还险恶(瞿塘水)。

最后用“行路难”反复感叹,说人生就像走悬崖峭壁(羊肠九盘),最可怕的是明明看着是平地,突然冒出尖石头(㠝岏)绊倒你——暗指生活中防不胜防的暗算。

全诗核心就两点:
1. 社会黑暗:上位者眼瞎,好人受欺负,坏人得势。
2. 生存智慧:提醒老实人要警惕,因为阴险小人无处不在,甚至表面平静时都可能突然遭殃。

诗人用比喻(日月、刀剑、险滩)和典故(屈原、伍子胥)让愤怒更生动,读起来既憋屈又警醒,像在听一个过来人咬牙切齿地说:“这世道,你得小心啊!”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