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谒马上作
残月鼕鼓喧,中衢幰轮鹜。
九关忽洞辟,万盖黕云布。
烛乱建章星,尘迷华阴雾。
车幅避鸣驺,銮音听朝御。
嗟予亦何为,簉此珍群羽。
野鹤载轩愁,狂狙裹衣怒。
肃穆未央朝,蹒跚寿陵步。
人生固有志,躁静各成趣。
生当伏农畎,乃尔污贤路。
峨弁束蓬颠,吞腥满饥嗉。
乐育过阿陵,增裨乏尘露。
徒怀一割志,但恐流芳暮。
且复俟逡巡,南山有场圃。
九关忽洞辟,万盖黕云布。
烛乱建章星,尘迷华阴雾。
车幅避鸣驺,銮音听朝御。
嗟予亦何为,簉此珍群羽。
野鹤载轩愁,狂狙裹衣怒。
肃穆未央朝,蹒跚寿陵步。
人生固有志,躁静各成趣。
生当伏农畎,乃尔污贤路。
峨弁束蓬颠,吞腥满饥嗉。
乐育过阿陵,增裨乏尘露。
徒怀一割志,但恐流芳暮。
且复俟逡巡,南山有场圃。
现代解析
这首诗《入谒马上作》通过描绘作者在清晨入朝途中的所见所感,表达了他对人生志向和处境的深刻思考。诗中,作者以残月、鼓声、车马等意象,营造出一种庄严肃穆的氛围,暗示了朝堂的威严与压力。
作者在诗中自嘲自己像一只“野鹤”或“狂狙”,虽然身处朝堂,却感到格格不入,内心充满了忧愁和愤怒。他一方面觉得自己被束缚在官场中,无法施展抱负,另一方面又感叹人生志向的不同,每个人的选择都有其独特的趣味和价值。
诗的结尾,作者表达了自己对田园生活的向往,认为或许回归田野、躬耕自食才是更符合自己本性的生活方式。他意识到自己在朝堂上的努力可能无法带来实质的改变,反而可能浪费了宝贵的时光。因此,他决定暂时等待,期待未来有机会回归自然,过上真正适合自己的生活。
这首诗的魅力在于它真实地反映了作者在仕途与理想之间的矛盾与挣扎。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刻的思考,作者不仅表达了对现实的不满,也展现了对个人命运的深刻洞察。读者可以从中感受到一种对自由与自我价值的追求,同时也体会到在复杂社会环境中保持本心的不易。
宋庠
宋庠(xiáng)(996年—1066年),初名郊,字伯庠,入仕后改名庠,更字公序。北宋文学家,工部尚书宋祁之兄。祖籍安州安陆,后迁居开封府雍丘县双塔乡。 天圣二年(1024年),宋庠状元及第,成为“连中三元”(乡试、会试、殿试均第一)之人。官至兵部侍郎、同平章事,以司空、郑国公致仕。治平三年(1066年),宋庠去世,年七十一。追赠太尉兼侍中,谥号“元献”(一作元宪),英宗亲题其碑首为“忠规德范之碑”。宋庠与弟宋祁并有文名,时称“二宋”。诗多秾丽之作,著有《宋元宪集》、《国语补音》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