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寒步至东坡赠巢三

春雨如暗尘,春风吹倒人。
东坡数间屋,巢子谁与邻。
空床敛败絮,破灶郁生薪。
相对不言寒,哀哉知我贫。
我有一瓢酒,独饮良不仁。
未能赪我颊,聊复濡子唇。
故人千钟禄,驭吏醉吐茵。
那知我与子,坐作寒螀呻。
努力莫怨天,我尔皆天民。
行看花柳动,共享无边春。

现代解析

这首诗是苏轼在困顿时期写给朋友巢谷的,用朴素的语言道出了贫寒中的真挚情谊。

开篇用"春雨像灰尘一样迷眼,春风吹得人站不稳"的夸张描写,暗示生活的艰难。接着描述两人住处:苏轼的东坡草屋简陋,巢谷的屋子更惨——空床上堆着破棉絮,破灶台里塞着湿柴火。两人面对面坐着却不喊冷,因为彼此都懂对方的穷苦。

最动人的是"我有一瓢酒"这段:酒少得可怜,苏轼觉得独自喝太不仗义,虽然不够让两人喝到脸红,但也要分给朋友润润嘴唇。这里用对比手法——富贵人喝千杯酒醉吐车垫,而他们像寒蝉般发抖,突出患难见真情。

最后四句是全诗亮点:不怨天尤人(我们都是普通人),期待春天到来时,一起欣赏花开柳动。在饥寒交迫中依然保持豁达,这种苦中作乐、贫贱不移的友情,比醇酒更暖人心。

全诗像朋友聊天般自然,用破棉絮、湿柴火、一瓢酒这些日常细节,把清贫生活写得生动可感。最难得的是在困境中依然保持温暖希望,展现了苏轼乐观的天性。

苏轼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汉族,四川人,葬于颍昌(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一生仕途坎坷,学识渊博,天资极高,诗文书画皆精。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艺术表现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世有巨大影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书法擅长行书、楷书,能自创新意,用笔丰腴跌宕,有天真烂漫之趣,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画学文同,论画主张神似,提倡“士人画”。著有《苏东坡全集》和《东坡乐府》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