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中菩提树取其叶用水浸之叶肉尽溃而脉理独存绡縠不足为其轻也土人能如莲花累之号菩提灯见而戏为此绝

初疑云母光相射,又似秋蝉翼乍枯。
智慧有灯千佛供,菩提叶巧一灯孤。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用菩提树叶制作的灯,通过生动的比喻和细腻的描写,展现了它的独特美感。

开头两句,诗人用了两个比喻来形容菩提树叶灯的外观。第一句“初疑云母光相射”,说这灯刚开始看起来像云母石一样,闪烁着柔和的光芒。云母是一种会反光的矿物质,这里用来形容灯的晶莹剔透。第二句“又似秋蝉翼乍枯”,则说这灯又像秋蝉的翅膀,薄而透明,仿佛轻轻一碰就会破碎。这两个比喻让读者立刻在脑海中勾勒出这盏灯的轻盈与精致。

接下来的两句,诗人从灯的形态转向它所蕴含的意义。“智慧有灯千佛供”暗示了菩提树与佛教的深厚联系,菩提树象征着智慧,而这盏灯仿佛是供佛的千盏明灯之一,承载着智慧的象征。最后一句“菩提叶巧一灯孤”则再次强调了灯的制作精巧,用菩提树叶做成,虽然只是一盏孤灯,却显得格外独特和珍贵。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刻的寓意,不仅展现了菩提树叶灯的美丽,还赋予了它一种超越物质的精神内涵。诗人用简单的语言,将一盏普通的灯提升到了艺术与智慧的象征,让人感受到平凡事物中的不凡之美。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