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秋日傍晚的宁静场景,充满了孤独感和对自然的细腻观察。
开头两句"远笛招幽响,无人竹扫墀"写远处传来幽幽的笛声,无人经过的庭院里只有竹子轻轻扫着台阶。这里用笛声和竹影营造出一种空寂的氛围。
中间四句是生动的画面描写:马儿的嘶鸣惊动了寺庙的游客,乌鸦保护着从巢中掉落的小鸟,太阳西斜槐树的影子越来越长,秋高气爽却带着几分悲凉。这些意象组合在一起,既有动态的马嘶鸦护,又有静态的日影秋气,构成了一幅有声有色的秋景图。
最后两句是诗人的感悟:面对这样的景致,应该好好欣赏,时常写诗记录。这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珍视和创作的热情。
整首诗语言朴素自然,通过几个典型的秋日意象,把孤独、悲凉但又带着生活气息的秋日氛围表现得淋漓尽致。诗人善于捕捉细节,把看似平常的景物写得富有诗意,让读者能感受到秋日的特殊韵味。
释绍嵩
释绍嵩,字亚愚,庐陵(今江西吉安)人。长于诗,自谦“每吟咏信口而成,不工句法,故自作者随得随失”。今存《江浙纪行集句诗》七卷,系理宗绍定二年(一二二九)秋自长沙出发,访游江浙途中寓意之作。后应知嘉兴府黄尹元之请,主嘉兴大云寺。事见本集卷首自序。释绍嵩诗,以汲古阁影宋抄本为底本,校以清顾氏读画斋刊《南宋群贤小集》本(简称读画斋本)。新辑集外诗一首附于卷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