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是清代诗人黄遵宪的作品,借古讽今讨论男女平等问题,语言直白却意味深长。
前两句描写传统社会对女性的要求:当时女性被要求学习《德象篇》(古代女德教材)这类规范,很多贤惠女性的事迹都被记在《列女传》(古代表彰贞洁烈女的史书)里。这里用"世守"(世代遵守)和"人多"(很多人符合)两个词,暗含对这种单一标准的批判。
后两句突然转折,提出大胆设想:如果要提倡男女平等("同权论"),就应该让女性也获得制定社会规则的权利。这里用"周婆"这个虚拟人物(对应西周制定礼制的"周公"),用幽默的方式颠覆了"男主外女主内"的传统观念。最后"制礼权"三字尤其犀利——凭什么社会规则只能由男性制定?
全诗妙在:
1. 用传统典故反传统思想,形成强烈反差
2. "周婆"的想象既有趣又具颠覆性
3. 短短28字就完成从现象描述到主张提出的完整论证
4. 在晚清就能提出如此超前的平权观念,展现了诗人进步的思想
本质上,这是首穿着古诗外衣的"女权宣言",用最典雅的形式说出了最叛逆的主张。
黄遵宪
黄遵宪(1848年4月27日~1905年3月28日)晚清诗人,外交家、政治家、教育家。字公度,别号人境庐主人,汉族客家人,广东省梅州人,光绪二年举人,历充师日参赞、旧金山总领事、驻英参赞、新加坡总领事,戊戌变法期间署湖南按察使,助巡抚陈宝箴推行新政。工诗,喜以新事物熔铸入诗,有“诗界革新导师”之称。黄遵宪有《人镜庐诗草》、《日本国志》、《日本杂事诗》。被誉为“近代中国走向世界第一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