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巢歌为陈焕文赋

我本云间人,夙契云山缘。
闻公巢云处,爱作云巢篇。
公家云巢在何许,会觇秀出云海边。
山头日月白云起,云峰万朵浮青莲。
山人结屋入云去,置身直上云松巅。
云萝千尺覆户外,槛下百道来云泉。
云翁住其下,日与云周旋。
或携云鹤游,或伴云龙眠。
飧云英兮漱云液,被云衣兮驾云軿。
有时看云发高咏,落笔往往凌云烟。
浮云世事岂能绊,萧散自是云中仙。
我欲乘云走相觅,云路峻绝难夤缘。
尔来山人弃云出,我今亦是青云客。
云骑桥南古汴津,一笑相逢云水白。
问公别云今几年,侧身东望云茫然。
又挂云帆拂沧海,归去自种云中田。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充满仙气的"云中世界",展现了作者对自由隐逸生活的向往。全诗用"云"字贯穿始终,像一条丝线串起所有画面。

开篇作者自称"云间人",说自己天生就与云山有缘。听说朋友陈焕文在云中筑巢而居,便写下这首《云巢篇》。这里的"云巢"既是实指朋友隐居的高山住所,也象征着超脱尘世的精神家园。

中间部分用一连串生动的"云"字句描绘仙境:白云从山头升起,像万朵青莲;朋友住在云松顶端,门外垂着云萝,槛下流着云泉。这位"云翁"每天与云相伴,或骑云鹤遨游,或伴云龙而眠,吃的是云英,喝的是云露,穿的是云衣,乘的是云车。他兴致来时写诗,笔下都是直冲云霄的豪迈诗句。这些描写把普通隐居生活升华成了神仙境界。

最后作者表达向往之情:想乘云去寻访,却因云路险峻而不得。如今朋友已离开云巢,自己也成了追逐功名的"青云客"。两人在桥边重逢时,望着东边茫茫云海,决定再次挂起云帆,回归云中耕种的生活。这里的"云中田"暗喻远离尘嚣的精神家园。

全诗最大特色是用21个"云"字营造缥缈意境,把常见的归隐主题写得新颖脱俗。通过这个"云"字,把高山隐居、仙家生活、精神追求三者完美融合,既展现了自然之美,又表达了对自由超脱的渴望。诗人用丰富的想象力,把"云"这个自然景物变成了承载理想的完美载体。

顾禄

明松江府华亭人,初名天禄,字谨中。洪武中以太学生除太常典簿,迁蜀王府教授。善书,行楷学苏轼而尤工于分隶。善杂画,喜钩勒竹石。能诗,太祖曾命尽进其所作,故有集名《经进集》。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