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公蕴之华亭宰

月径千里大,中有神娥宫。
宫旁种玉桂,柯叶垂珑珑。
虾蟆穴其根,出辄气墨蒙。
光魄纵复吐,血赤如顽铜。
不知从何时,更使人踪通。
年年折桂枝,宽少尚易充。
今年拗都尽,秃株立童童。
株秃莫尔攀,堕云双手空。
归来走海上,买鹤问吴翁。

现代解析

这首诗词描绘了一个神话般的场景,讲述了一个神秘宫殿和它周围的桂花树的故事。诗中提到的“神娥宫”可能是嫦娥的月宫,而“玉桂”则象征着月宫中的桂花树。这些桂花树的枝叶繁茂,散发着美丽的光芒。

然而,诗中也提到了“虾蟆”在树根下挖洞,导致树木受损,甚至影响了月光的光芒,使其变得昏暗。虾蟆在这里可能象征着破坏或负面力量。尽管如此,桂花树依然顽强地生长,每年都有人来折取桂枝,象征着人们对美好事物的追求。

到了今年,桂花树被折断殆尽,只剩下光秃秃的树干,象征着美好的事物被破坏殆尽。诗的最后,主人公感到失望,决定离开这个地方,去寻找新的希望,象征着人们在面对困境时,依然不放弃寻找新的出路和希望。

总的来说,这首诗词通过神话般的场景和象征手法,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追求、面对困境的无奈以及不放弃希望的主题。它提醒我们,即使遇到挫折,也要继续前行,寻找新的希望。

梅尧臣

梅尧臣(1002~1060)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汉族,宣州宣城(今属安徽)人。宣城古称宛陵,世称宛陵先生。初试不第,以荫补河南主簿。50岁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所注为孙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丛刊》影明刊本等。词存二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