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游子在边塞的孤独与思乡之情,语言简练却情感深沉。
前两句"朝暮相催鬓易星,酸风无奈送悲声":日子一天天过去,人的鬓发渐渐变白("鬓易星"指黑发变白如星星点点)。边塞的寒风("酸风")吹来,仿佛在传递着悲伤的声音。这里用时间的流逝和风声的凄凉,暗示主人公长期漂泊在外的疲惫与孤独。
后两句"丁宁莫过黄芦塞,月落霜寒客半醒":最让人牵挂的是那长满黄芦苇的边塞("黄芦塞"指荒凉的边关),在月亮西沉、寒霜满地的夜晚,漂泊的游子("客")总是半梦半醒难以安眠。这里通过边塞特有的黄芦苇、寒霜等意象,以及"半醒"这个细节,生动表现了游子辗转难眠的思乡之苦。
全诗最打动人的地方在于:它没有直接说"我很想家",而是通过白发、寒风、黄芦苇、寒夜这些具体可感的画面,让读者自然体会到那种刻骨的乡愁。特别是"客半醒"这个细节,就像电影特写镜头,让我们仿佛看到游子在寒冷的边塞夜晚,睁着眼睛等待天明的画面,非常具有感染力。
李龙高
李龙高诗,据《永乐大典》等书所录,编为一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