煮七宝泉
玉音丁丁竹外闻,璿渊青空出树根。
脂光栗栗寒辟尘,冰壶越宿长无痕。
碧山无鸡犬,车马不到村。
支公三昧火,自闭桑下门。
东风细落岩畔花,煎声忽转羊肠车。
建州紫磁金叵罗,钱塘新拣龙井茶,琼液津津流齿牙。
相如有文渴,陆羽无宦情。
相逢开士家,七碗同日倾。
茶炉若过铜坑去,石上长罂仔细盛。
脂光栗栗寒辟尘,冰壶越宿长无痕。
碧山无鸡犬,车马不到村。
支公三昧火,自闭桑下门。
东风细落岩畔花,煎声忽转羊肠车。
建州紫磁金叵罗,钱塘新拣龙井茶,琼液津津流齿牙。
相如有文渴,陆羽无宦情。
相逢开士家,七碗同日倾。
茶炉若过铜坑去,石上长罂仔细盛。
现代解析
《煮七宝泉》是一首描绘品茶场景的诗歌,通过细腻的描写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茶文化的雅致与宁静。
诗的开头,作者用“玉音丁丁竹外闻”来描绘一种清脆的声音,仿佛是从竹林外传来的玉石碰撞声,营造出一种宁静而优雅的氛围。接着,“璿渊青空出树根”描绘了清澈的泉水和蓝天,仿佛从树根处涌出,给人一种自然的美感。
“脂光栗栗寒辟尘”一句,形容泉水在阳光下闪烁,仿佛能驱散尘埃,带来清凉。而“冰壶越宿长无痕”则进一步强调泉水的纯净,仿佛冰壶一般,即使过夜也不会留下痕迹。
接下来的几句,诗人描绘了一个远离尘嚣的宁静村庄:“碧山无鸡犬,车马不到村。”这里没有鸡犬的喧闹,也没有车马的喧嚣,只有宁静的自然。而“支公三昧火,自闭桑下门”则暗示了主人专注于内心的修行,不受外界干扰。
诗的后半部分,诗人开始描绘煮茶的场景:“东风细落岩畔花,煎声忽转羊肠车。”东风轻轻吹过,岩畔的花瓣飘落,煮茶的声音仿佛羊肠小道上的车轮声,给人一种温馨而宁静的感觉。
“建州紫磁金叵罗,钱塘新拣龙井茶,琼液津津流齿牙。”这里,诗人提到了建州的紫砂壶和钱塘的龙井茶,形容茶汤如琼浆玉液般流淌在齿间,令人回味无穷。
最后,诗人通过“相如有文渴,陆羽无宦情”表达了对茶文化的热爱和对世俗名利的淡泊。相如是文人,渴求文采,而陆羽则是茶圣,对仕途毫无兴趣。诗人在“相逢开士家,七碗同日倾”中,描绘了与志同道合的朋友一同品茶的情景,仿佛七碗茶在同一日尽饮,体验茶中的乐趣。
结尾的“茶炉若过铜坑去,石上长罂仔细盛”则提醒读者,在品茶时要细心照料茶具,确保茶的品质。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茶文化的雅致与宁静,表达了对自然与生活的热爱,以及对世俗名利的淡泊。诗的每一句都充满了生活的细节和情感的流露,让人在品读中感受到茶文化的魅力。
黄省曾
(1490—1540)明苏州府吴县人,字勉之,号五岳。黄鲁曾弟。通《尔雅》。嘉靖十年,以《春秋》魁乡榜,而会试累不第。从王守仁、湛若水游,又学诗于李梦阳,以任达跅弛终其身。有《西洋朝贡典录》、《拟诗外传》、《客问》、《骚苑》、《五岳山人集》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