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绿天庵图

赤日无閒人,绿天有傲士。
种树不几株,清凉惣相似。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超脱世俗的隐士形象,用对比手法展现了两种截然不同的生活状态。

前两句"赤日无閒人,绿天有傲士"形成鲜明对比:烈日下人们都在为生计奔波,而绿荫中却有一位傲然独立的隐士。这里的"赤日"象征世俗的忙碌,"绿天"代表隐逸的生活。

后两句写隐士的生活情趣:他种的树虽然不多,但足以带来满园清凉。这里的"清凉"不仅是身体感受,更暗指心灵的宁静。一个"惣"字(同"总")透露出隐士知足常乐的心态。

全诗通过简练的语言,赞美了不随波逐流、安贫乐道的生活态度。诗人用"傲士"这个形象,表达了在浮躁社会中保持精神独立的价值。最打动人的是那种"少即是多"的生活智慧——不需要太多物质,只要内心清净,就能获得真正的安宁。

董其昌

董其昌(1555—1636),字玄宰,号思白、香光居士,松江华亭(今上海闵行区马桥)人,明代书画家。万历十七年进士,授翰林院编修,官至南京礼部尚书,卒后谥“文敏”。董其昌擅画山水,师法董源、巨然、黄公望、倪瓒,笔致清秀中和,恬静疏旷;用墨明洁隽朗,温敦淡荡;青绿设色,古朴典雅。以佛家禅宗喻画,倡“南北宗”论,为“华亭画派”杰出代表,兼有“颜骨赵姿”之美。其画及画论对明末清初画坛影响甚大。书法出入晋唐,自成一格,能诗文。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