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词《别刘希敬》表达了诗人与朋友分别时的复杂情感,既有对友情的珍惜,也有对未来的期待和一丝淡淡的忧愁。
首句“与君同里扬州棹,卧看长天入翠微”描绘了诗人与朋友一起在扬州乘船的情景,他们悠闲地躺着,看着广阔的天空与青翠的山色融为一体。这里的“翠微”指的是青翠的山色,给人一种宁静、美好的感觉。
接下来的“何事杜陵伤远别,不如范蠡赋东归”中,诗人提到了两位历史人物:杜陵和范蠡。杜陵是杜甫的别称,他常写离别之苦;范蠡则是春秋时期的名臣,功成身退后隐居江湖。诗人认为,与其像杜甫那样为离别而伤感,不如像范蠡一样,潇洒地归隐东去。这里表达了诗人对离别的豁达态度。
“春风小店梨花发,宿雨疏林燕子飞”这两句描绘了春天的景象:春风吹拂着小店旁的梨花,梨花盛开;昨夜的小雨过后,稀疏的树林中燕子自由飞翔。这些意象充满了生机与希望,暗示着分别后的生活依然美好。
最后一句“惆怅临溪一杯酒,銮江江上日晖晖”则透露出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虽然分别时有些惆怅,但他和朋友一起在溪边喝了一杯酒,看着阳光洒在江面上,心中依然充满温暖与期待。这里的“日晖晖”形容阳光灿烂,象征着对未来的美好憧憬。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自然景色和历史典故,表达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和对未来的乐观态度。虽然分别难免让人感伤,但诗人选择以豁达的心态面对,展现了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
汪广洋
汪广洋(? ~1379),江苏高邮人,字朝宗,明朝初年宰相,重臣。汉族。元末进士出身,通经能文,尤工诗,善隶书。朱元璋称赞其“处理机要,屡献忠谋”,将他比作张良、诸葛亮。年少时跟随太祖朱元璋起义反元,被朱元璋聘为元帅府令史、江南行省提控,受命参与常遇春军务。明朝建立后,先后担任山东行省、陕西参政、中书省左丞、广东行省参政、右丞相职务。受封忠勤伯。洪武十二年(1379年),因受胡惟庸毒死刘基案牵连,被朱元璋赐死。著有《凤池吟稿》、《淮南汪广洋朝宗先生凤池吟稿》。《明诗综》收其诗三十一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