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阮亭先生坐方山司寇匏斋论诗先生遂为书古今人名句竟二长幅喜而作歌
羼提先生才调奇,风流真具天人姿。
文章磊落妙一代,作字更欲追繇羲。
残墨如金自珍重,丰屋不取珊瑚赀。
贵人往往多责望,迁延终以不能辞。
昨日偶过谢公宅,琉璃砚匣盘蛟螭。
先生入门一笑粲,高斋茗碗浮春枝。
谈艺辄抽简编乱,运腕时见精神披。
岂因棐几便点缀,恍如练帔呈淋漓。
跂脚飞洒露敏妙,群鸿髣髴游天池。
突兀拙迸冬笋箨,娟静细引春蚕丝。
遥情忽述大人作,随意閒写家风诗。
须臾神明焕两纸,歘然修禊山阴时。
春蚓秋蛇态争出,家鸡野鹜言何卑。
嗟我贫困走京洛,身无长物空低垂。
一朝捆载得至宝,木难火齐胜携持。
世间耳食那辨此,公殆天授非人为。
碌碌门簿废时日,今朝不负千秋期。
归来什袭俟终古,会有后日扬云知。
文章磊落妙一代,作字更欲追繇羲。
残墨如金自珍重,丰屋不取珊瑚赀。
贵人往往多责望,迁延终以不能辞。
昨日偶过谢公宅,琉璃砚匣盘蛟螭。
先生入门一笑粲,高斋茗碗浮春枝。
谈艺辄抽简编乱,运腕时见精神披。
岂因棐几便点缀,恍如练帔呈淋漓。
跂脚飞洒露敏妙,群鸿髣髴游天池。
突兀拙迸冬笋箨,娟静细引春蚕丝。
遥情忽述大人作,随意閒写家风诗。
须臾神明焕两纸,歘然修禊山阴时。
春蚓秋蛇态争出,家鸡野鹜言何卑。
嗟我贫困走京洛,身无长物空低垂。
一朝捆载得至宝,木难火齐胜携持。
世间耳食那辨此,公殆天授非人为。
碌碌门簿废时日,今朝不负千秋期。
归来什袭俟终古,会有后日扬云知。
现代解析
这首诗词描述了诗人与阮亭先生、方山司寇匏斋一起论诗的情景,表达了对阮亭先生才华的赞颂,以及诗人自己得到这些名句后的喜悦和珍视。
首先,诗人赞美阮亭先生的才华和风度,称他的文章非凡,书法更是追求古人的神韵。阮亭先生虽然不轻易展示自己的作品,但在这次聚会上,他欣然提笔,挥洒自如,展现了极高的艺术造诣。诗人用生动的比喻来形容阮亭先生的书法,如“跂脚飞洒露敏妙”和“娟静细引春蚕丝”,形象地描绘了其书法作品的灵动与细腻。
接着,诗人描述了阮亭先生书写古今名句的场景,仿佛重现了古人在山阴修禊的雅集。这些名句如春蚓秋蛇般跃然纸上,既有古朴的风韵,又充满了生命力。诗人感叹自己虽然贫困,但这次得到这些名句,如同获得了无价之宝,超越了世俗的财富。
最后,诗人表达了对这些名句的珍视,认为它们将流传千古,后人也会像扬雄一样懂得它们的价值。诗人将这些名句视为自己的精神财富,决心好好保存,等待它们在未来被更多人认识。
总的来说,这首诗词通过描绘论诗的场景和对阮亭先生才华的赞美,表达了诗人对艺术的追求和对名句的珍视。诗人将这些名句视为超越物质财富的精神宝藏,展现了其对文化传承的重视和对艺术的热爱。
吴雯
(1644—1704)山西蒲州人,字天章,号莲洋。诗得王士祯揄扬,声名大噪。康熙十八年举博学鸿词,未中。有《莲洋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