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夜篇
春江滟滟东流水,江上徐看月轮起。
天末青山隐若屏,摇金叠翠波光里。
波光斜映复斜飞,何处无兹明月辉。
既看北里青丝骑,复照南城锦字机。
南城北里遥相望,皎月明灯两相向。
宝树惟悬避恶香,兰堂半是流苏帐。
此时谁解怯春寒,此际谁怜春夜阑。
王孙笑作金丸掷,少妇疑将玉镜看。
呼酒垆头欢未巳,洗妆楼上梦应残。
只闻笛里关山月,不识人间行路难。
深闺别有相思苦,旧欢渺若河山阻。
一夜烟销鹦鹉洲,三春云断鸳鸯浦。
误人碧草徒自芳,受露红兰为谁吐。
一生一死人情见,半开半落桃花片。
不向青阳拟合欢,直须黄土追柔艳。
的的星河乍欲移,沈沈明月夜何其。
凭将塞上春归雁,却寄闺中尺素辞。
闺中尺素何所有,俛首自言离别久。
贱妾羞看故苑花,狂夫浪折青门柳。
即看花柳秋复春,那得容颜故复新。
锦衾剩有双飞燕,明镜惟馀一尺尘。
为问春流几时歇,为问春辉几时缺。
今宵才是可怜宵,此夜应名可怜月。
那堪寂寞可怜人,况复婆娑可怜节。
江水东流无尽时,江月年年照离别。
天末青山隐若屏,摇金叠翠波光里。
波光斜映复斜飞,何处无兹明月辉。
既看北里青丝骑,复照南城锦字机。
南城北里遥相望,皎月明灯两相向。
宝树惟悬避恶香,兰堂半是流苏帐。
此时谁解怯春寒,此际谁怜春夜阑。
王孙笑作金丸掷,少妇疑将玉镜看。
呼酒垆头欢未巳,洗妆楼上梦应残。
只闻笛里关山月,不识人间行路难。
深闺别有相思苦,旧欢渺若河山阻。
一夜烟销鹦鹉洲,三春云断鸳鸯浦。
误人碧草徒自芳,受露红兰为谁吐。
一生一死人情见,半开半落桃花片。
不向青阳拟合欢,直须黄土追柔艳。
的的星河乍欲移,沈沈明月夜何其。
凭将塞上春归雁,却寄闺中尺素辞。
闺中尺素何所有,俛首自言离别久。
贱妾羞看故苑花,狂夫浪折青门柳。
即看花柳秋复春,那得容颜故复新。
锦衾剩有双飞燕,明镜惟馀一尺尘。
为问春流几时歇,为问春辉几时缺。
今宵才是可怜宵,此夜应名可怜月。
那堪寂寞可怜人,况复婆娑可怜节。
江水东流无尽时,江月年年照离别。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春江花月夜的场景,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繁华与孤寂的强烈对比,核心主题是人生无常、时光易逝和相思之苦。
开篇用流动的春江和初升的明月营造出宁静美好的氛围,江面波光与月光交相辉映。随后镜头转向热闹的都市:北里有贵族少年策马游玩,南城有女子在织锦,宝树悬挂香囊,兰堂垂着流苏帐,展现出一派富贵景象。
但笔锋突然转折,用"谁解怯春寒"带出无人理解的孤独。贵族们掷金丸取乐,少妇对镜自怜,酒宴狂欢与闺阁寂寞形成鲜明对比。诗人尖锐指出:人们只知欣赏《关山月》的笛曲,却不懂真实的人生艰难。
后段聚焦深闺女子的相思之苦。用"鹦鹉洲消散的烟雾"和"鸳鸯浦断裂的云彩"比喻逝去的爱情,花草再美也无人欣赏。生死离别如同半凋的桃花,暗示红颜易老。女子甚至想追随逝去的爱人到黄泉,情感激烈到令人心惊。
结尾用永恒的江月反衬人世变迁:江水永远东流,月光年年照耀离别的人。闺中女子看着旧物(锦被上的双飞燕、蒙尘的镜子),感叹容颜易老。最后"可怜"一词重复四次,将春夜、明月、人物、时节都打上深深的哀伤印记。
全诗最动人的是把绝美的自然景象(江月、波光)与人生的残酷真相并置,用永恒的自然反衬人生的短暂,用热闹的场面衬托内心的孤寂。这种强烈反差产生了震撼人心的艺术效果,让读者在诗意的美感中体会到深刻的苍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