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宿滦河觜儿

貂裘尘土黑如鸦,海角孤臣扈翠华。万里亲庭应鹤发,一生客路又龙沙。

囊中粟捲苁蓉叶,盘里蔬堆芍药芽。渐见马前添喜气,五云天近玉皇家。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孤独的臣子在滦河边夜宿的情景,表达了他对家乡的思念和路途的艰辛,同时也透露出对未来的希望。

首句“貂裘尘土黑如鸦”,用“貂裘”和“尘土”形成鲜明对比,说明这位臣子虽然身份高贵,但长途跋涉后,衣服已经沾满尘土,显得十分狼狈。这不仅表现了他旅途的艰辛,也暗示了他内心的孤寂。

第二句“海角孤臣扈翠华”,点明了这位臣子的身份和处境。他是一位孤独的臣子,护送着皇家的车队,身处远方的海角,远离家乡和亲人。这种孤独感和责任感交织在一起,让人感受到他的无奈与坚守。

接下来的“万里亲庭应鹤发,一生客路又龙沙”,进一步深化了这种孤独感。“万里”和“一生”强调了时间和空间的遥远,说明他已经很久没有见到家人,甚至可能父母已经年老(“鹤发”指白发)。而“客路又龙沙”则表明他的一生似乎都在漂泊,旅途漫长而无尽头。

“囊中粟捲苁蓉叶,盘里蔬堆芍药芽”这两句描写了他在旅途中的简陋生活。“囊中粟”和“盘里蔬”说明他的饮食非常朴素,甚至可能只有一些简单的干粮和野菜。然而,“苁蓉叶”和“芍药芽”却为这种平淡的生活增添了一丝诗意,暗示他虽然身处困境,但依然保持着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美的追求。

最后两句“渐见马前添喜气,五云天近玉皇家”,则流露出对未来的希望。“渐见马前添喜气”说明他逐渐接近目的地,前方的气氛开始变得喜庆,仿佛预示着他即将完成使命,迎来转机。“五云天近玉皇家”更是以“五云”和“玉皇”象征皇家的威严与祥瑞,暗示他离成功和荣耀越来越近。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一位孤臣的旅途生活,表达了他对家乡的思念、对路途的无奈,以及对未来的希望。诗中既有对现实处境的真实写照,也有对美好未来的憧憬,展现了人在困境中依然保持坚韧和希望的精神力量。

陈孚

陈孚(1259 — 1309)元代学者。字刚中,号勿庵,浙江临海县太平乡石唐里(今白水洋镇松里)人。至元年间,上《大一统赋》,后讲学于河南上蔡书院,为山长,曾任国史院编修、礼部郎中,官至天台路总管府治中。诗文不事雕琢,纪行诗多描摹风土人情,七言古体诗最出色,著有《观光集》、《交州集》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