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景帝废陵

张段走灵帝,程鱼奔代宗。
丧乱有其渐,式微丁数穷。
总无全盛时,一旦婴悯凶。
异哉王阉奴,挟帝出居庸。
土木试一掷,举国纷相从。
亲征竟蒙尘,身殉观军容。
尔时微郕王,谁为奠寰中?
八载修战守,庙社安钟镛。
虏心绝要求,塞外归重瞳。
嗟嗟夺门徒,甘心为首戎。
复辟亦天意,群小冒奇功。
忠良既诛锄,谥戾良非公。
窀穸荒山麓,大礼靳树封。
悠悠二百年,坏道馀乔松。
皇仁念前朝,慨焉怆宸衷。
置守禁樵采,魄毅安幽宫。
傍陵三十户,户户野花红。
隧道寒潭静,缭垣芳草空。
独恨魏珰坟,东西峙巃嵷。

现代解析

《明景帝废陵》这首诗词通过描绘明代景帝陵墓的荒凉景象,表达了对历史兴衰和忠良被害的感慨。

诗的开头提到“张段走灵帝,程鱼奔代宗”,这是在用历史人物来比喻明朝的衰败。诗人认为,一个朝代的灭亡不是突然发生的,而是有逐渐的过程,就像“丧乱有其渐,式微丁数穷”所说的那样。

接下来,诗人描述了景帝在土木堡之变中的悲惨遭遇。景帝被太监王振挟持,离开京城,结果在土木堡被俘,最终殉国。诗人感叹,如果不是郕王(后来的景帝)挺身而出,明朝可能早就灭亡了。郕王在位八年,努力修战守,保卫了国家,但最终却被夺门之变的功臣们陷害,忠良被诛杀,景帝的陵墓也被荒废。

诗中提到“窀穸荒山麓,大礼靳树封”,意思是景帝的陵墓被遗忘在荒山之中,没有受到应有的尊崇。诗人对此感到惋惜,认为景帝的谥号“戾”并不公平,因为他在位期间为国家的安定做出了贡献。

诗的结尾描绘了陵墓的凄凉景象:“悠悠二百年,坏道馀乔松。皇仁念前朝,慨焉怆宸衷。”诗人感慨,虽然过了两百年,但景帝的陵墓依然荒凉,只有高大的松树还在守护着。皇帝虽然怀念前朝,但也只能感叹历史的无情。

最后,诗人提到“置守禁樵采,魄毅安幽宫”,意思是朝廷虽然派人守护陵墓,禁止砍伐,但陵墓依然冷清。诗中还提到“独恨魏珰坟,东西峙巃嵷”,表达了对太监魏忠贤的坟墓依然存在的愤恨。

总的来说,这首诗词通过描绘景帝陵墓的荒凉,表达了对明朝衰败的感慨和对忠良被害的惋惜。诗人通过对历史事件的回顾,反思了权力斗争的残酷和历史的无情,同时也表达了对忠义之士的敬意。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