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刘谏议蕡祠
谏议祠堂在,栖栖托泮林。雨垣春藓合,风柳莫蝉吟。
湓浦天何远,沙河水自深。兽炉浮劲气,虬箭递徽音。
社稷谁能奠,经纶而独任。毁方难入彀,晞古合投簪。
桑海时应变,桃源路可寻。炎荒终弃置,幕府始浮沉。
宫府分南北,兴亡共古今。吐言扶白日,回首破层阴。
牢落千年梦,凄清此夜心。停镳休远躅,呼酒涤烦襟。
宿鸟喧云堞,飞鸿掠月岑。广陵有馀恨,非直雍门琴。
现代解析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李梦阳为纪念唐代谏议大夫刘蕡而作,通过描绘祠堂的荒凉景象,抒发对忠臣的敬仰和对历史兴亡的感慨。
全诗可分为三个部分: 1. 祠堂景象(前八句):用"雨打苔藓""风吹柳蝉"等意象,描绘祠堂荒凉破败的环境。"兽炉浮劲气"等句暗示刘蕡虽逝,精神犹存。
2. 追忆忠臣(中间八句):赞美刘蕡敢于直言进谏的品格,用"扶白日"形容他像支撑太阳一样匡扶正义。"毁方难入彀"暗指他因正直不被朝廷容纳。
3. 历史感慨(后八句):"牢落千年梦"写时光流逝,"广陵有馀恨"用典故表达对忠臣悲剧命运的叹息,比战国雍门子周弹琴引发的悲情更深。
艺术特色: - 情景交融:荒凉景物与深沉感慨自然结合 - 善用对比:古今对比突出历史沧桑感 - 典故自然:"广陵恨""雍门琴"等典故用得贴切不晦涩
诗歌通过凭吊古迹,歌颂了忠臣风骨,也隐含着对当时官场的批评,展现了知识分子对历史与现实的深刻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