忆旧游 东湖感旧有作
记花中放舸,竹下飞觞,当日嬉游。未尽狂歌兴,苦山公要去,奏事螭头。
暮烟已隐金谷,馀得懊侬楼。叹粉黛难灰,松杉易拱,几度高秋。
风流。更谁与,镇日日弹棋,夜夜藏钩。恨绝如泥惯,令太常妻小,空白霜头。
一声雍子悲涕,猿啸助啾啾。与别鹄离鸾,兰闺一一同泪流。
现代解析
这首词回忆了作者在东湖与友人纵情游乐的往事,充满对逝去欢乐的怀念和人生无常的感慨。
上片用"花中放舸"、"竹下飞觞"等生动画面,描绘当年与友人泛舟饮酒、纵情高歌的快乐时光。"山公要去"暗示友人因公务离开,欢乐被迫中断。随后笔锋一转,用"金谷"典故(西晋富豪石崇的金谷园)比喻繁华易逝,如今只剩"懊侬楼"(意为令人懊恼的孤楼)。"粉黛难灰"(美人终会老去)、"松杉易拱"(树木终会枯萎)道出时光无情,多次经历春秋更替的怅惘。
下片"风流"二字领起,追忆当年与友人玩弹棋、藏钩(古代游戏)的亲密无间。"恨绝如泥惯"以醉酒如泥的常态,带出妻子独守空闺、青丝变白发的愧疚。结尾用"雍子悲涕"(古代悲歌)、"猿啸啾啾"的凄凉声音,与"别鹄离鸾"(离散的夫妻)的泪水交织,将个人感伤升华为普遍的人生离别之苦。
全词以今昔对比为主线,通过具体的生活细节(划船、喝酒、玩游戏)和自然意象(花、竹、松杉),把抽象的时光流逝、友情离散之痛写得真切可感。最后将个人遭遇与人间普遍的离别之苦相联系,使情感更具共鸣。
屈大均
屈大均(1630—1696)明末清初著名学者、诗人,与陈恭尹、梁佩兰并称“岭南三大家”,有“广东徐霞客”的美称。字翁山、介子,号莱圃,汉族,广东番禺人。曾与魏耕等进行反清活动。后为僧,中年仍改儒服。诗有李白、屈原的遗风,著作多毁于雍正、乾隆两朝,后人辑有《翁山诗外》、《翁山文外》、《翁山易外》、《广东新语》及《四朝成仁录》,合称“屈沱五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