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钓台

丈夫于世各有营,岂为公卿以身辱。先生汉之一布衣,千古谁堪继芳躅。

我来停舟一登跳,双台杳渺林端矗。江水沈沈彻骨清,山光霭霭有馀绿。

只此江山彼江山,严刘到今定谁属?先生早知钓得名,拗折当年钓竿竹。

有脚但可踏青山,何必将加帝王腹。

现代解析

这首《登钓台》表达了一种超脱世俗、追求自由的精神,同时也反思了历史上那些为了功名利禄而失去自我的人。

诗的开头就说,每个人在世界上都有自己的追求,但真正的伟人不会为了地位和权力而屈辱自己。这里的“先生”指的是严子陵,他是东汉时期的一位隐士,拒绝了朝廷的高官厚禄,选择了隐居生活。诗人认为,像严子陵这样的人,千古以来很少有人能比得上他的高洁品格。

诗人来到钓台,登上高处眺望,看到江水清澈见底,山光翠绿,景色美丽。他感叹,这样的江山景色,到底属于谁呢?这里他提到了严子陵和刘备,暗示历史上那些争夺江山的人,最终也不过是过眼云烟。

接下来,诗人说严子陵早就知道,钓鱼不过是为了名声,所以他干脆折断了钓竿。这里的“钓竿”象征着对名利的追求,严子陵选择了放弃,宁愿过一种自由自在的生活。

最后,诗人说,脚踩青山,何必一定要去依附帝王呢?这句话表达了一种独立自主、不依赖权贵的生活态度。诗人认为,真正的自由和幸福,不在于追逐权势,而在于享受自然和内心的宁静。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赞美严子陵的隐逸生活,表达了对功名利禄的淡泊和对自由生活的向往。诗人提醒我们,不要为了外在的荣华富贵而失去自我,真正的幸福在于内心的宁静和对自然的感悟。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