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情 残红
夜来风急。定胭脂损了,旧时颜色。瘦燕有情,宛转衔来傍瑶席。
多少颓垣废井,但斜日、凄烟凝碧。便几点、拂上帘丝,波动罥无力。
愁寂。露阶立。恁梦断玉钩,粉痕犹湿。画楼天接,芳树沉沉上阳夕。
搀入三分尘絮,漂不到、江南消息。问隔院、深翠里,甚人觅得。
现代解析
这首词描绘了一幅暮春时节落花飘零的伤感画面,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传递出深沉的愁绪。
上片开头用"夜来风急"营造动荡氛围,说狂风把花瓣的颜色都吹褪了。燕子似乎怜惜落花,轻轻衔来放在华美的席子旁。这里用拟人手法写燕子"有情",反衬出人的孤独。接着镜头转向破败的庭院,夕阳下烟雾笼罩,几片花瓣飘到帘子上,在水波中无力地浮动,这些意象都在暗示美好事物的消逝。
下片直接点出"愁寂"主题。主人公站在露水打湿的台阶上,梦中醒来发现泪痕未干。"画楼天接"写高楼仿佛连着天空,而"芳树沉沉"则暗示暮色中树木的阴影越来越重。花瓣混着尘土柳絮飘飞,却飘不到江南——这里暗含对远方之人的思念。最后以问句作结:在隔壁深翠的院子里,还有谁会去捡拾这些落花呢?这个结尾留白,让读者自己去体会其中无人理解的孤独感。
全词就像一组电影镜头,从风中残花、衔泥燕子到破败庭院,最后聚焦于孤独的主人公。通篇没有直接抒情,但通过"颓垣废井"、"凄烟凝碧"这些意象,把春逝的伤感、物是人非的惆怅表现得淋漓尽致。特别是结尾那个无人捡拾落花的细节,把孤独感推到了极致。
姚燮
姚燮(1805—1864)晚清文学家、画家。字梅伯,号复庄,又号大梅山民、上湖生、某伯、大某山民、复翁、复道人、野桥、东海生等,浙江镇海(今宁波北仑)人。道光举人,以著作教授终身。治学广涉经史、地理、释道、戏曲、小说。工诗画,尤善人物、梅花。著有《今乐考证》、《大梅山馆集》、《疏影楼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