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日感作

梅花落尽满荒园,晓看檐前积雨痕。
暖气不生枯木叶,春风空到竹篱门。
息心终自依禅侣(谓雪樵和尚),避地还须洽隐沦(指磐湖)。
痛哭太平耕种日,夜来鸡犬静无喧(以上《瞻六堂集》卷上)。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荒凉寂静的春日景象,透露出作者对世事变迁的感慨和无奈。

开头两句写梅花凋零、雨水积痕,用荒园和屋檐的细节呈现出一片冷清。这里没有春暖花开的生机,反而充满衰败感。三四句进一步强化这种萧条——枯木不发新芽,春风吹过竹篱却带不来任何改变,就像在说"春天来了,可这里依然死气沉沉"。

后四句转向内心世界。作者提到依靠僧人朋友(雪樵和尚)来平复心境,追随隐士(磐湖)寻求安宁,说明他在用佛道思想自我疗愈。最打动人心的结尾两句:他怀念太平年代男耕女织的生活,可如今连鸡犬声都听不见了,这种寂静反而让人更觉悲痛。

全诗妙在用春天反衬荒凉,用寂静表达哀伤。表面写景,实则抒怀,把个人对时代动荡的无力感,化作一幅看似平静却暗含伤痛的春日图景。特别是"春风空到竹篱门"的"空"字,既写春风的徒劳,也写自己期待落空的惆怅,非常耐人寻味。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