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远离尘嚣、回归自然的隐士生活,表达了作者对世俗名利的淡泊和对自由生活的向往。
首联"清江田舍已悠悠,谪结茅茨傍小丘"写的是在清澈的江边,农舍已经远去,随意搭建的茅草屋依傍着小山丘。这里展现了一个与世隔绝的简单住所,暗示着作者选择远离繁华、回归自然的生活方式。
颔联"月冷雪窗迷扑握,山连烟草叫軥辀"用生动的画面描写了隐居生活的环境:寒冷的月光映照着积雪的窗户,山间的烟雾中传来鸟儿的鸣叫声。这些意象营造出一种清冷孤寂但又充满自然生机的氛围。
颈联"了知世事同槐蚁,何有机心到海鸥"是诗的核心思想。作者看透世事就像看蚂蚁搬家一样微不足道,既然连算计的心思都没有,又怎么会去打扰自由自在的海鸥呢?这里用"槐蚁"比喻世俗的蝇营狗苟,用"海鸥"象征自由无争的生活态度。
尾联"却笑东坡老居士,一生随处贾胡留"以调侃的语气提到苏东坡,说这位老居士一生到处漂泊,像商人一样四处停留。这其实是作者的自嘲,暗示自己虽然向往隐居,但也不免像苏东坡一样难以完全脱离世俗。
整首诗通过描绘隐居环境的清幽,对比世俗的喧嚣,表达了超脱物外、返璞归真的人生态度。语言清新自然,意境深远,让读者感受到一种淡泊明志的生活智慧。
俞德邻
俞德邻(1232~1293)字宗大,自号太玉山人,原籍永嘉平阳(今属浙江),父卓为庐江令,侨居京口(今江苏镇江)。度宗咸淳九年(1273)浙江转运司解试第一,未几宋亡。入元,累受辟荐,皆不应。因性刚狷,名其斋为佩韦(本集卷八《佩韦斋箴》)。元世祖至元三十年卒,年六十二。遗著由其子庸辑为《佩韦斋文集》十六卷(其中诗七卷),于元仁宗皇庆元年(1312)刊行,另有《佩韦斋辑闻》四卷。事见本集卷首元建安熊禾序,《至顺镇江志》卷一九有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