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百苦吟原韵 其五十四 草珠

维摩方丈昔藏修,远到三山苦滞留。
何用牟尼珠百粒,菩提方寸内堪求。

现代解析

这首诗表达了一种寻求内心解脱和智慧的思想。

第一句提到“维摩方丈”,指的是佛教中一位著名的智者维摩诘,他曾在一个小房间里修行。这里暗示了即便在狭小的空间里,也能达到精神的提升。

第二句“远到三山苦滞留”可能指的是人们为了追求某种目标而远行,却在外界遇到了困难和阻碍。

第三句“何用牟尼珠百粒”中的“牟尼珠”象征着佛教中的智慧和觉悟。诗人在这里提问,是否真的需要外物的帮助才能获得智慧。

最后一句“菩提方寸内堪求”给出了答案,真正的觉悟和智慧其实就在自己的内心,不需要外求。菩提是指觉悟或智慧,方寸则是指内心。

总的来说,这首诗告诉我们,真正的智慧和解脱不在于外界的物质或远方的追求,而在于我们内心的修炼和觉悟。这种思想在今天依然具有启发意义,提醒我们在忙碌的生活中,不要忽视了内心的成长和自我反省。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