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史 其二
秦兵谋大梁,决河灌夷门。
百万皆为鱼,闾里无一存。
不用无忌谋,人人皆有言。
天方纵秦毒,荡涤乾与坤。
虽得阿衡佐,谁能救崩奔。
政先趣嬴祸,指鹿遂亡秦。
翟义为汉谋,摄省因即真。
为忠岂不难,杀身亦已仁。
天道良悠悠,成败难重陈。
不见商山翁,采芝乐全真。
羽翼安储皇,天子不得臣。
百万皆为鱼,闾里无一存。
不用无忌谋,人人皆有言。
天方纵秦毒,荡涤乾与坤。
虽得阿衡佐,谁能救崩奔。
政先趣嬴祸,指鹿遂亡秦。
翟义为汉谋,摄省因即真。
为忠岂不难,杀身亦已仁。
天道良悠悠,成败难重陈。
不见商山翁,采芝乐全真。
羽翼安储皇,天子不得臣。
现代解析
这首《咏史 其二》通过讲述历史上的重大事件,表达了对历史变迁和人生命运的深刻思考。
首先,诗中提到秦国攻打大梁,决河灌城,导致百万百姓遭殃,家园尽毁。这里,诗人指出,尽管没有采用魏无忌的计谋,但人们仍然议论纷纷。这反映了在混乱和灾难面前,人们往往无计可施,只能无奈地接受命运的安排。
接着,诗人感叹天意似乎在助长秦国的暴行,摧毁了天地间的秩序。即便有像阿衡这样的贤臣辅佐,也难以挽救国家崩溃的命运。这表明,历史的进程往往不受个人意志的左右,即便是贤能之人也难以扭转乾坤。
然后,诗中提到秦始皇的暴政最终导致秦朝灭亡,而翟义为汉朝谋划,帮助汉朝建立。这里,诗人探讨了忠臣的艰难处境:为国家和人民尽忠,不仅任务艰巨,甚至可能要付出生命的代价。尽管如此,这种牺牲依然是一种仁德,值得尊敬。
最后,诗人以商山四皓为例,表达了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商山四皓是汉初隐士,他们以采芝为乐,追求全真之道,最终成为太子的羽翼,帮助稳定了汉朝的统治。这暗示了,真正的智慧和力量并不一定显现在权力斗争中,有时,隐逸和超脱反而能够成就更大的事业。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对历史事件的回顾,揭示了历史变迁的无情和人生的无奈,同时也表达了对忠臣义士的敬仰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诗人通过这些历史故事,提醒人们要思考人生的意义和价值,以及在复杂多变的历史洪流中,如何保持自己的信念和追求。